A. | Na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 | |
B. | 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 |
C. | 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 Ca2++HCO3-+OHˉ═CaCO3↓+H2O | |
D. |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 CO32-+CO2+H2O═HCO3- |
分析 A.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
B.质量不守恒;
C.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氢钠晶体.
解答 解:A.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故A正确;
B.质量不守恒,应为2Na2O2+2H2O═4Na++4OH-+O2↑,故B错误;
C.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为 Ca2++HCO3-+OH-═CaCO3↓+H2O,故C正确;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氢钠晶体,离子方程式为2Na++CO32-+CO2+H2O═2NaHCO3↓,故D错误.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反应物过量情况对生成物的影响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于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所以可用乙醇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 |
B. | 水的沸点为100℃,乙醇的沸点为78.5℃,所以用加热蒸馏的方法使含水乙醇变为无水乙醇 | |
C. | 由于汽油和水不互溶,因此可用分液的方法将二者分离 | |
D. | NaCl溶液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少量KNO3的NaCl浓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的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 | |
B. | 题述反应中PdCl2被氧化 | |
C. | 生成22.4L CO2时,转移的电子为2 mo1 | |
D. | 题述反应中CO2为还原产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A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总数比s电子总数少1 |
B元素原子核外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且不与A元素在同一周期 |
C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
D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
E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
F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第ⅥA族 | |
B. | 它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 |
C. | 它能与氢气化合生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 |
D. | 它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大5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沉淀物 | Fe(OH)3 | Co(OH)3 | Al(OH)3 |
开始沉淀 | 2.3 | 7.6 | 3.4 |
完全沉淀 | 4.1 | 9.2 | 5.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0g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A | |
B. | 标况下,22.4L己烷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生成气态物质分子数为6NA | |
C. | 1mol甲基含10 NA个电子 | |
D. | 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 |
B. | NO、O2、N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2 | |
C. |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 |
D.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