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HI、NO2,发生反应:(甲)2HI(g)?H2(g)+I2(g)△H>0,(乙)2NO2(g)?N2O4(g)△H<0.下列措施能使两个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均加深且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增大压强(减小体积)
C、降温
D、加催化剂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甲)2HI(g)?H2(g)+I2(g)△H>0,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吸热反应,(乙)2NO2(g)?N2O4(g)△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使两个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均加深且平衡发生移动,甲可以采取升温,或增大反应物浓度,乙中可以加热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或加入反应物浓度增大实现颜色变深,平衡移动.
解答: 解:(甲)2HI(g)?H2(g)+I2(g)△H>0,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吸热反应,(乙)2NO2(g)?N2O4(g)△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使两个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均加深且平衡发生移动,甲可以采取升温,或增大反应物浓度,乙中可以加热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或加入反应物浓度增大实现颜色变深,平衡移动;
A、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深,故A符合;
B、增大压强,混合气体颜色加深,但甲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动,故B不符合;
C、降温,甲平衡逆向进行,混合气体颜色变浅,乙平衡正向进行,气体颜色变浅,故C不符合;
D、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平衡不动,故D不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注意反应特征的分析,掌握平衡移动原理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H2SO4酸化过的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W(g)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反应:
①Cl2+2KBr=2KCl+Br2
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2KBrO3+Cl2=Br2+2KCl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 kPa时,2 g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H=-285.8 kJ/mol
D、在稀溶液中:H++OH-═H2O△H=-57.3 kJ?mol,若将含1mol H2SO4与含2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114.6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B、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D、当人误食重金属盐类时,可以喝大量的牛奶、蛋清解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某溶液,水电离出的c(OH-)=1.0×10-10 mol/L,该溶液中溶质可能是(  )
①Al2(SO43 ②NaOH ③NH4Cl ④NaHSO4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足量镁条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镁条质量不变.则原溶液中硫酸与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0:3B、5:3
C、1:4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
二氧化碳碳酸钠转移的电子
22.4L1mol
1mol1mol
106g1mol
106g2mol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H>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  )
A、等于10 s
B、等于12 s
C、大于12 s
D、小于12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