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来实现(2013·福建理综,6B)
②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2012·广东理综,7C)
③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2013·山东理综,7B)
④“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2013·福建理综,6D)
⑤232Th转化233U是化学变化(2013·上海,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OH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量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 L,76.0 g B.500 m L,80.0 g
C. 1000 mL,80.0 g D.1000 m L, 76.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将Na2O2投入NH4Cl溶液中只可能生成一种气体
B.铁分别与稀盐酸和硫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向饱和ZnS溶液中加入Na2S有沉淀析出,但Ksp(ZnS)不变
D.制备AlCl3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工生产中常利用硫酸厂煅烧黄铁矿石的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来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将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会褪色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溴水
(2)过程①中,FeS和O2、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溶液Y制绿矾时,可取少量Y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内加入少量的________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________色,以验证其中是否含有Fe3+。
(4)在实验室里,完成过程④中的________(填操作名称),需要使用酒精灯、三脚架、坩埚钳等,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5)过程⑤调节pH,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稀硫酸 b.CaCO3
c.NaOH溶液 d.Fe2O3
(6)过程⑥中,将溶液Z加热到70~80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H+]=[OH-]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到达B点。
(1)25℃时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100℃时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
(2)100℃时,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3NO+6H+
Fe3++3NO2↑+3H2O
B.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HCO+OH-+Ca2+===CaCO3↓+H2O
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Fe(OH)3+3H+===Fe3++3H2O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HCO
===BaCO3↓+NH3·H2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