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今有一种标况下为固态的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其熔化状态或水溶液能够导电,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电解质的可能性大B.X不可能是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类D.X可以是任意化合物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因为X为固体化合物并且在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满足电解质的定义,所以X一定为电解质.

解答 解: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X为固体化合物并且在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满足电解质的定义,所以X一定为电解质,故A正确;
B、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X在熔化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够电离而导电,因此X不可能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X可能是盐,也可能是CaO等金属氧化物,故C错误;
D、不是任何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如CO、P2O5等,因此X不可以为任何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关键理解透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抓住信息中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X属于化合物来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2C(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气体C的体积为0.1V L.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C.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D.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自在人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4+C12$\stackrel{光}{→}$CH3Cl+HClB.CH2=CH2+C12
C.+Br2$\stackrel{FeBr_{3}}{→}$+HBrD.CH4+2O2 $\stackrel{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按下列实验方法操作,能达到要求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D.将氢氧化钠固体在容量瓶中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反应A+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A)•c(B),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当c(A)=c(B)=1mol/L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增大时,v增大,k也增大B.c(B)增大时,v增大,k值不变
C.升高温度时,v增大,k值不变D.升高温度时,v值不变,k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
A.H2SO4→SO2B.Zn2+→ZnC.H2O→H2D.CuO→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
已知:2CuFeS2+4O2═Cu2S+2FeO+3SO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Cu、O,氧化产物是SO2
(2)已知:2BrO${\;}_{3}^{-}$+Cl2═Br2+2ClO${\;}_{3}^{-}$  5Cl2+6H2O═2HIO3+10HCl  ClO${\;}_{3}^{-}$+5Cl-+6H+═3Cl2↑+3H2O
则ClO3-、BrO3-、IO3-、Cl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排序为IO3-<C12<C1O3-<BrO3-
(3)某强氧化剂[RO(OH)2]+能将Na2SO3氧化.已知含2.0×10-3mol[RO(OH)2]+离子的溶液,恰好跟25.0mL 0.2mol•L-1,的Na2SO3,溶液完全反应,则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0价
(4)已知Fe3+的氧化性强于I2,请你从所给试剂中选择所需试剂,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提示: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①FeCl3溶液②碘水③KI溶液④稀H2SO4⑤淀粉溶液①③⑤;取少量FeCl3溶液于洁净试管中,依次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振荡,若溶液变蓝,证明Fe3+的氧化性强于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00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30mL    18.00mL
(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48mol•L-1
(2)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无色变粉红色且30s不变色.
(3)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DE.
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