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浓、稀硝酸溶解等量的两份铜粉,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较少的是____          硝酸(填“浓”或“稀”),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800℃时,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和1mol O2发生反应,2NO(g)+O2(g)2NO2(g),经5min达到平衡,测得c(NO)=0.5mol/L,并放热Q kJ。

①5 min内 v(O2)=               

②该条件下,2NO(g)+O2(g)2NO2(g)的△H=               

③若向平衡混合物中再充入NO、NO21mol,此时v           v(填“>”、“=”或“<”)。

④若向平衡混合物中仅充入1mol NO2,平衡向____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达新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染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可以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反应过程中无气态产物生成。加热反应后的溶液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逸出)。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答案】

 

(1)稀;3Cu+8H+2NO3=3Cu2+2NO↑+4H2O

(2)①0.05 mol/(L·min)  ②-2Q kJ/mol  ③=  ④逆向;增大

(3)2Al+NO2+OH+2H2O=2AlO2+NH3·H2O

【解析】

试题解析:(1)浓硝酸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稀硝酸的用量少。

(2)①,则v(O2)=0.05mol·L-1·min-1

②反应消耗NO:2mol-0.5mol/L×2L=1mol,放热QkJ,则消耗2molNO放热2QkJ。

③根据题中数据可知,平衡时NO、O2、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mol/L、0.25mol/L、0.5mol/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4,加入NO、NO2各1mol,则NO、NO2浓度改变相同,因此Qc=K,平衡不移动,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④充入NO2则产物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因NO2浓度增大,因此平衡时其体积分数增大。

(3)根据加热反应后的溶液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逸出可知有氨水生成,则Al失电子,NO2-得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及电荷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试回答以下问题:
(1)在仪器:a.分液漏斗  b.试剂瓶  c.集气瓶  d.滴定管  e.容量瓶  f.量筒     g.托盘天平中,
标有“0”刻度的是(填序号)
dgf
dgf

(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在下列仪器中,没有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有(填序号)
af
af

a.试管  b.分液漏斗  c.带滴管的试剂瓶(滴瓶)  d.集气瓶  e.酸式滴定管   f.碱式滴定管,
(3)用装置甲、乙、丙和乳胶管组成一套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可用于制取并收集NH3或HCl气体.可供选择的液体试剂有: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丙中试剂为紫色石蕊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制取某气体的过程中,丙中的石蕊溶液变红,且烧瓶中的试剂A与分液漏斗中的试剂B均为无色液体,则试剂A为
浓盐酸
浓盐酸
,制取该气体利用了B的性质有
吸水性
吸水性
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通过丙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变蓝,说明乙中气体已集满.若石蕊溶液变蓝,则烧瓶甲中应加入的固体试剂A为
NaOH或CaO或碱石灰
NaOH或CaO或碱石灰

②若在乙中收集氨气,气体流经装置的顺序是:a→
c
c
b
b
→d(填接口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山东)(化学-化学与技术)
金属铝的生产是以Al2O3为原料,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2Al2O3
750-970oC通电,Na3AIF6
4Al+3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晶石(Na3AIF6)的作用是
降低Al2O3的熔化温度
降低Al2O3的熔化温度

(2)电解生成的金属铝是在熔融液的
下层
下层
(填“上层”或“下层”).
(3)阴极和阳极均由
碳棒(或石墨)
碳棒(或石墨)
材料做成;电解时所消耗的电极是
阳极
阳极
(填“阳极”或“阴极”).
(4)铝是高耗能产品,废旧铝材的回收利用十分重要.在工业上,最能体现节能减排思想的是将回收铝做成
c
c
(填代号).
a.冰晶石    b.氧化铝    c.铝锭    d.硫酸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④②③①
④②③①

(2)④、⑤、⑥、⑦、⑧五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⑥⑦④⑤⑧
⑥⑦④⑤⑧

(3)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Na+)=c(CI-)>c(OH-)>c(NH4+)>c(H+
c(Na+)=c(CI-)>c(OH-)>c(NH4+)>c(H+

(4)已知t℃,KW=1×10-13,则t℃(填“>”或“<”或“=”)
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
9:2
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崇明县二模)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2O
 高温 
.
 
CO+H2
C+H2O
 高温 
.
 
CO+H2

(2)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Na2CO3→NaHS+NaHCO3
H2S+Na2CO3→NaHS+NaHCO3

(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90.8kJ
②2CH3OH(g)?CH3OCH3(g)+H2O(g)+23.5kJ
③CO(g)+H2O(g)?CO2(g)+H2(g)+41.3kJ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Q,其中Q=
246.4
246.4
kJ;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c
c
(填字母代号).
a.低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
(4)已知某温度下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到10min时恰好达平衡,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数值(单位相同)的大小:v(甲醇)
v(水)(填“>”、“<”或“=”).
反应开始时c(CH3OH)=
1.64mol?L-1
1.64mol?L-1
;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0.16mol/L?min
0.16mol/L?min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1.86
1.86
.(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的名称是
原电池
原电池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2)写出电极反应式:Pt极
2Cl--2e-=Cl2
2Cl--2e-=Cl2
;当甲中产生0.1mol气体时,乙中析出铜的质量应为
6.4g
6.4g

(3)若乙中溶液不变,将其电极都换成铜电极,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的颜色
无变化
无变化
(填“变深”、“变浅”或“无变化”).
(Ⅱ)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O2(或空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对于以强碱为电解质的CH4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H4+10OH--8e-═CO32-+7H2O
CH4+10OH--8e-═CO32-+7H2O
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
变小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Ⅲ)由Cu2+、Cl-、Na+、SO42-四种离子中的两种离子组成的电解质溶液若干种,可选用铜电极、铂电极进行电解实验.
(1)要使电解过程中溶质的组成和质量不变,而该稀溶液的浓度增大,又无浑浊,应以
为阳极电解
Na2SO4
Na2SO4
溶液,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4OH--4e-=2H2O+O2
4OH--4e-=2H2O+O2

(2)以铂作阳极电解
NaCl
NaCl
溶液时,溶液的碱性有明显增强,且溶液保澄清,电解的总反应式为
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
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