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

反应①:

+

     Ⅰ     Ⅱ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____________mol O2。

(2)化合物Ⅱ可使__________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Ⅲ(分子式为C10H11Cl)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Ⅱ,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Ⅲ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Ⅳ,Ⅳ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1∶2,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由CH3COOCH2CH3可合成化合物Ⅰ。化合物Ⅴ是CH3COOCH2CH3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Cu催化下与过量O2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Ⅵ。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C6H10O3 7(2)酸性高锰酸钾(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NaOH+NaCl

(3)

(4) 

(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合物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得一溴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1)甲酸乙酯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二酸乙二酯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苯酚酯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式为C5H10O2的羧酸A可由醇B氧化得到,A和B可生成酯C(相对分子质量为172),符合此条件的酯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可以发生

+(n-1)H2O

某一试剂瓶的标签严重破损,只能隐约看到其中一部分:

结构简式  

相对分子质量166

取该试剂瓶中的试剂,通过燃烧实验测得:16.6 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39.6 g CO2与9 g H2O。进一步实验可知:①该物质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②16.6 g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氢气2.24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请回答: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该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_种。

(2)若下列转化中的D是上述有机物可能结构中的一种,且可发生消去反应;E含两个六元环;F是高分子化合物;取C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后的混合液,加入足量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由D制取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类型: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  )

A.12    B.16    C.20    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     B.中和滴定        C.制备乙酸乙酯          D.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