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常温下非固态的物质是(  )
A.软脂酸(C15H31COOH)B.油酸(C17H33COOH)
C.草酸(HOOC-COOH)D.氨基酸(H2N-CH2COOH)

分析 A、常温下软脂酸呈固态;
B、油酸的熔点是13.4℃;
C、草酸的熔点在101℃左右;
D、甘氨酸的熔点在245℃.

解答 解:A、常温下软脂酸呈固态,故A错误;
B、油酸的熔点是13.4℃,在常温下不是固体,故B正确;
C、草酸的熔点在101℃左右,在常温下为固体,故C错误;
D、甘氨酸的熔点在245℃,在常温下是固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物理状态,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石墨烯是只由一层碳原子所构成的平面薄膜,其结构模型见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晶体中碳原子键全部是碳碳单键
B.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石墨烯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处于同一个平面
D.从石墨中剥离得到石墨烯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明矾净水B.钢铁生锈C.海水提溴D.工业固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工业炼铁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会发生如下一系列反应:
3Fe2O3+CO→2Fe3O4+CO2   
Fe3O4+CO→3FeO+CO2    
FeO+CO→Fe+CO2
某次实验中,用CO还原4.80g氧化铁,当固体质量变成4.56g时,测得此固体中只存在2种氧化物.则此固体成分和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的是(  )
A.n(FeO):n(Fe3O4)=1:1B.n(Fe2O3):n(FeO)=2:1
C.n(Fe2O3):n(FeO)=1:2D.n(Fe2O3):n(Fe3O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硝酸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三种方法均可得到硝酸铜.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NO2+2NaOH→2NaNO2+H2O
(以下涉及到的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数据):
(1)甲组用a克Cu粉,在加热的条件下,与空气充分反应,然后将生成的CuO全部溶于VmL稀硝酸中,制得硝酸铜溶液,则所需稀硝酸的浓度至少为$\frac{125a}{4V}$mol/L,需要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g/cm3的浓硝酸$\frac{1575a}{8ρw}$mL(均用最简分式表示).
(2)乙组用b克Cu粉,全部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溶液质量增重$\frac{11b}{16}$克,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并同时通入氧气的体积至少$\frac{7b}{120}$L才能使生成的气体吸收完全(均用最简分式表示).
(3)丙组取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列式计算原混合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2H2(g)+O2(g)→2H2O(g)+483.6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小于241.8KJ
B.1mol水蒸气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241.8kJ热量
C.2mol氢气与1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2mol 水蒸气的总能量
D.2mol氢氢键和1mol氧氧键拆开所消耗的能量大于4mol氢氧键成键所放出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工业冶炼钛的第一步反应为:TiO2(s)+2C(s)+2Cl2 $\stackrel{高温}{→}$TiCl4(g)+2C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iCl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当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时,气体体积增大1.12L
D.当有26g固体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其中清洗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B.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C.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D.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铝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研究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①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Al2O3+3H2↑.
②该工艺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分别有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填“什么能转变为什么能”).
③该工艺过程总反应的实质是2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H2↑+O2↑.
(3)室温下,往0.2mol/LAl2 ( 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解释c→d过程中pH增大且幅度较大的原因(请结合必要的化学用语)Al(OH)3+NaOH═NaAlO2+2H2O,c点开始主要是Al(OH)3溶于NaOH,生成显碱性的NaAlO2,体系是Al(OH)3和NaAlO2的混合,随着NaAlO2浓度的增大,pH增大,该过程类似于酸碱中和,因此pH有突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