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次数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滴定后读数(mL) |
第一次 | 0.30 | 31.12 |
第二次 | 0.36 | 31.56 |
第三次 | 1.10 | 31.88 |
分析 ④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的方法是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
(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B为冷凝管或冷凝器,结烧瓶中的液体进行冷凝回流,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醇湿润可以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硫在酒精中微溶,可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由于S2O32?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可知杂质为硫酸钠,依据硫酸根离子检验方设计实验检验;
(3)碘水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S2O32-+I2═S4O42-+2I-计算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就是以碘标准溶液为标准的,如果滴定终点没有控制好,碘标准溶液滴加过量也会和亚硫酸钠反应.
解答 解:②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溶液中的溶质固体,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B为冷凝管或冷凝器,结烧瓶中的液体进行冷凝回流,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湿润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有利于硫粉和Na2SO3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冷凝管或冷凝器;冷凝回流;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S2O3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存在被氧化产物硫酸钠,所以可能存在的杂质是硫酸钠,其检测的方法依据硫酸根离子检验:取出少许溶液,加盐酸至酸性后,区上层清液或过滤除去S,再加BaCl2溶液.则加入的盐酸发生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2HCl═SO2↑+H2O+2NaCl,Na2S2O3+2HCl=S↓+SO2↑+H2O+2NaCl,取出少许溶液,加稀盐酸至酸性,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BaCl2溶液,若出现浑浊则含Na2SO4,反之不含,
故答案为:Na2SO4;取出少许滤液置于试管,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后,过滤得出S,再往滤液中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含有Na2SO4,反之不含;
(3)碘水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所以碘水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根据题中表中的数据可知,第二次数据偏差较大,所以取一、三两次实验的数据,所以用去的碘水的体积为$\frac{30.78+30.82}{2}$mL=30.8mL,碘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L-l×0.0308L=0.00154mol,
2S2O32-+I2═S4O62-+2I-,
2 1
x 0.00154mol
解x=0.00308mol,故Na2S2O3•5H2O的物质的量为0.00308mol,质量为:0.00308×248g/mol=0.7638g,
则称取7.40g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中,Na2S2O3•5H2O的质量为=0.7638g×$\frac{250}{25}$=7.638g
故产品的纯度为:$\frac{7.638g}{7.40g}$×100%=103.2%,
碘单质有强的氧化性,Na2SO3具有还原性,Na2SO3会和I2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纯度,
故答案为:酸式;103.2%;含有的Na2SO3也会和I2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纯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试剂的作用、物质的推断、滴定的计算、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5)计算量较大,题目难度较大,注意关系式的应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起始 浓度 | 甲 | 乙 | 丙 |
c(H2)/mol/L | 0.010 | 0.020 | 0.020 |
c(CO2)/mol/L | 0.010 | 0.010 | 0.0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纯A(单质) | B溶液 | D固体 | G溶液 | |
颜色 | 银白色 | 棕黄色 | 红棕色 | 浅绿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