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己知: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2+4I+4H+=212+2H2O.
(1)某化学小组为探究不同条件对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完成下表中①和②的内容.
(限选试剂:0.lmol/L硫酸、0.2mol/L硫酸、Imol/L KOH溶液、淀粉溶液)
组别
 
温度
 
KI溶液
 
H2SO4溶液
 
淀粉溶液实验目的
 
C(KI)VC(H2SO4V
1298K1mol/L5mL
 
0.1mol/L5mL
 
3滴l组和2组探究②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1组和3组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308K1mol/L5mL
 
0.1mol/L5mL
 
3滴
3298K1mol/L5mL
 
①0.2mol/L硫酸5mL
 
3滴
(2)在上述实验中,三种溶液混合的顺序最合理的是C(选填下列选项);应记录的内容是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所需的时间
A.先将硫酸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KI溶液
B.先将KI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淀粉溶液
C.先将KI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硫酸溶液
(3)在实验中,发现露置在空气中的KI溶液逐渐变黄色.通过查阅资料知:KI溶液在空气中会生成I2和KOH.小组同学对该描述有疑问:I2为何能与KOH共存?为此提出下列假设进行探究:
假设一:常温下,I2和KOH不反应
假设二:溶液碱性弱,I2和KOH不反应
假设三:…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完成表中的内容
    实验方案    预期实验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碘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淀粉
溶液,然后逐滴加入1mol/L KOH溶液,观察现象
若蓝色不褪色,则假设二正确
(限选试剂:1mol/L盐酸、1mol/L KOH溶液、碘水、淀粉溶液)

分析 (1)根据表格,对比①②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①②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此时两个实验中H2SO4溶液应当不相等,据此答题;
(2)实验中应先向一定体积的K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应记录的数据为反应的时间;
(3)淀粉与碘水作用显蓝色,加入氢氧化钾,若蓝色不褪色,说明溶液中溶液碱性弱,I2和KOH不反应.

解答 解:(1)根据表格,对比①②的数据,可以看出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所以实验①②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此时两个实验中H2SO4溶液应当不相等,所以选择0.2mol/L硫酸,
故答案为:0.2mol/L硫酸;温度;
(2)探究不同条件对O2+4I+4H+=212+2H2O反应速率的影响,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中应先向一定体积的K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可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速率,应记录的内容是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所需的时间,
故答案为:C;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所需的时间;
(3)淀粉与碘水作用显蓝色,加入氢氧化钾,若蓝色不褪色,说明溶液中溶液I2和KOH不反应,即验证假设2碱性弱,I2和KOH不反应,
故答案为:碘水;1mol/L KOH溶液;蓝色不褪色.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合成氨需用铁触媒加快反应速率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收集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5℃时,50mL0.10mol/L的醋酸中存在平衡:CH3COOH?CH3COO-+H+.若分别作如下改变,对上述平衡有何影响?
(1)加入少量0.10mol/L盐酸,平衡将向向左移动(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移动”),溶液中C(H+)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将向向右移动(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有X、Y、Z、R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R同周期.相关信息如下:
相关信息
X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在空气中所占体积约为78%
Y含Y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Z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R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Ⅰ.(1)Z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Y、Z、R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Na+(用离子符号表示);
(2)由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X、Z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结构式为
(3)化合物乙(Y2R)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Y2R2,其溶液显黄色.则Y2R2的电子式为,写出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生成Y2R2的化学方程式4Na2S+O2+2H2O═4NaOH+2Na2S2
Ⅱ.元素X与氢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如丙、丁、戊.
(4)丙为一元弱酸,酸性与醋酸类似,对热十分稳定但受撞击就爆炸.8.6 g 丙爆炸分生成H2和6.72L(标况下)X2,写出其爆炸的化学方程式2HN3=3N2+H2
(5)丁为离子化合物,遇水反应生成H2和气体戊,标况下戊的密度为0.76g•L-1则物质丁的化学式为H4H
Ⅲ.Z 的铁的化合物 FeZ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Fe(OH)2++H+K1
Fe(OH)2++H2O?Fe(OH)2++H+K2
Fe(OH)++H2O?Fe(OH)3+H+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1、K2、K3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1>K2>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用18mol/L硫酸配制100mL 1.0mol/L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入编号)G、E、C、H、F.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C、D(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倒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E.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有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还原性Fe2+>Cl->Co2+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2.77.67.64.07.7
完全沉淀3.79.69.25.2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O3+SO32-+4H+=2Co2++SO42-+2H2O.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ClO3-+6Fe2++6H+=Cl-+6Fe3++3H2O;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ClO3-+5Cl-+6H+=3Cl2↑+3H2O.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Fe(OH)3、Al(OH)3
(4)“操作1”中包含的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减压烘干.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Mn2+;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B..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未来清洁能源--纳米金属.如纳米铁可作为发动机的燃料,那时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铁器时代”.有一些专家也曾经指出,如果利用太阳能使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重新组合的构想能够实现(如图),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
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能D.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57H104O6,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甘油[HOCH2CH(OH)CH2OH]和3mol羧酸.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8H34O2B.C17H32O2C.C18H36O2D.C16H3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6 kJ/mol
B.△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等质量的硫磺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