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温度为25 ℃时,将0.23 g钠投入到100 mL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 g·cm-3,则该溶液的pH为(    )

A.1                     B.13                   C.12                  D.10

由 2Na   +   2H2   2NaOH  +  H2

0.01 mol   0.01 mol      0.01 mol   0.005 mol

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00.22 mL;c(OH-)==0.1 mol·L-1;c(H+)=mol·L-1=10-13 mol·L-1。故pH=-lg1013=13。

答案: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0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
3
3
10
10

(2)若温度为25℃时,体积为Va、pH=a的H2SO4溶液与体积为Vb、pH=b的NaOH溶液混合,恰好中和.已知Va>Vb,且a=0.5b,则a的取值范围
14
3
<a<7
14
3
<a<7

(3)若将此温度(t℃)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m L与pH=1的稀硫酸溶液nL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并比较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m:n=
10:1
10:1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c(Na+)>c(SO4 2- )>c(H+)=c(OH-
c(Na+)>c(SO4 2- )>c(H+)=c(OH-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m:n=
9:2
9:2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c(H+)>c(SO4 2- )>c(Na+)>c(OH-
c(H+)>c(SO4 2- )>c(Na+)>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德州一模)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者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1mol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星变化示意图(a、b均大 于0>,且知:
2CO(g)+2NO(g)=N2(g)+2CO2(g)△H=-ckJ?mol-1(c>0)
请写出CO将NO2还原至N2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4CO(g)+2NO2(g)=4CO2(g)+N2(g)△H=-(2b+c-2a)KJ/mol
4CO(g)+2NO2(g)=4CO2(g)+N2(g)△H=-(2b+c-2a)KJ/mol

(2)图2是实验室在三个不同条件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a、b、c表示).已知三个条件下起始加入浓度均为:c(N2)=0.1mol?L-1,c(H2)=0.3mol?L-1;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H<0
①计算在a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40%
40%

②由图2可知,b、c各有一个条件与a不同,则c的条件改变可能是
升高温度
升高温度
;试写出判断b与a条件不同的理由
因为加入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ba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氮气的浓度相同
因为加入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ba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氮气的浓度相同

(3)利用图2中c条件下合成氨(容积固定).已知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 下表:
T/(K) 298 398 498
K/(mol?L-1-2 4.1×106 K1 K2
①试确定K1的相对大小,K1
4.1x106(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AC
AC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H3的浓度保持不变   B.2v( N2)(正)-v( 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①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NH4++H2O?NH3?H2O+H+
NH4++H2O?NH3?H2O+H+

②25°C时,将PH=x氨水与pH=y的疏酸(且x+y-14,x>11 )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SO
 
2-
4
]>[NH
 
+
4
]>[H+]>[OH-]
B.[NH
 
+
4
]>[SO
 
2-
4
]>[OH-]>[H+]
C.[NH
 
+
4
]+[H+]>[SO
 
2-
4
]+[OH-]
D.[NH
 
+
4
]>[SO
 
2-
4
]>[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10.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时使用pH计精确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温度为25℃),并绘制出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ABDHJ
ABDHJ
.(选填下列仪器对应的字母)

由如图可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0mol/L
4.0mol/L
.(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和温度的变化)

Ⅱ.该小组四位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上述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开始时溶液变红,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对此意外现象形成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
[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理论分析]
(1)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因为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试剂变红
因为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试剂变红

[实验设计]
(2)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除去溶液的氧气
除去溶液的氧气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②利用植物油隔绝
(3)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数滴酚酞溶液. 浓度大的溶液中酚酞红色会消失,则证明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小有关
方案二:向原红色消失的溶液中加

(填试剂名称)
红色重新出现,则说明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红色重新出现,则说明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运用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 )在反应:2SO2(g)+O2(g)?2SO3(g)的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①2SO2(g)+O2(g)?2SO3(g)的△H
 
0 (填“>”或“<”);若在恒温、恒压时,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当温度为T1,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
 
V(填“>”、“<”或“=).
(2 )①图2是一定条件下,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生成1mol NH3的能量变化图,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H用含Q1、Q2的代数式表示) ②25°C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c ( NH+4
 
c (Cl-),a
 
b,(填“>”、“<”或“=”);
精英家教网
(3)海水中含有大量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氯、碘元素.
已知:25℃时,Ksp[AgCl]=1.6×10-10 mol2?L-2、Ksp[AgI]=1.5×10-16mol2?L-2).在 25℃时,向 10mL0.002mol?l-1 的 NaCl 溶液中滴入 10mL0.002mol.l-1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所得浊液中继续滴入O.1mol l-1的NaI溶液,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其原因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