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H4+ 、H+、NO3-、HCO3- B.K+ 、Al3+、SO42-、NH3·H2O
C.Na+、 K+、 SO32-、Cl2 D.Na+ 、CH3COO-、CO32-、OH-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现有含氯化亚铁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Cu2+、Fe3+和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见下表:
Fe3+ | Fe2+ | Cu2+ |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 1.9 | 7.0 | 4.7 |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 | 3.2 | 9.0 | 6.7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 。
(2)最适合作氧化剂X的是 。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3)加入的物质Y是 。
(4)若不用物质Y而是直接用碱能不能达到目的? (填“能”或“不能”)。若能,不用回答;若不能,试解释原因 。
(5)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 (填“能”或“不能”)。若能,不用回答;若不能,回答该如何操作?
。
(6)若向溶液Ⅱ中加入碳酸钙,产生的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
实验原理:CH3CH2Br + NaOH CH2=CH2↑ + NaBr + H2O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 。
(2)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就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为: 。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3)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结合资料二、三,有同学认为应将实验装置中烧瓶改成三颈烧瓶并增加两种仪器,
这两种仪器是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可燃冰”是由水与天然气形成的一种外观似冰的白色晶体,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CH4·nH2O。“可燃冰”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被称为“21世纪清洁能源”。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冰、干冰、可燃冰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可燃冰可作为未来的清洁能源
C.形成可燃冰的基本条件是:低温、高压
D.可燃冰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n∶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D.华商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M g/mol)溶于100ml水中(A与水不反应),所得A的水溶液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需要配制0.1 mol·L-1 CuSO4溶液480 mL。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应选择下列正确________
A.需要CuSO4 固体8.0g B.需要CuSO4·5H2O晶体12.0 g
C.需要CuSO4·5H2O晶体12.5 g D.需要CuSO4固体7.7 g
(3)称量。所用砝码生锈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
(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溶液名称及浓度。
(8)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手表中有多少“钻”之说,比如劳力士手表中有19钻的,即用某种材料制成的轴承是19个,这种材料是 ( )。
A.金刚石 B.红宝石或蓝宝石
C.水晶 D.珍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饱和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3g A与4.48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碱石灰增重4.4g。回答下列问题:
(1) 3gA中所含氢元素和碳元素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 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3) 若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个信号峰,且强度之比为3:3:2,请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