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Ⅰ.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合成氨的原料气(N2、H2),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为提高氨合成反应速率,同时使平衡向氨合成方向移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②④⑤(填写编号)
①升高温度; ②缩小容器体积(加压);
③选择高效催化剂;   ④在恒容条件下,再充入合成氨的原料气(N2、H2);
⑤在恒容条件下,再充入原平衡的混合气;⑥在恒容条件下,分离出氨气.
Ⅱ.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2HCO3(aq)△H2
反应Ⅲ:(NH42O3(aq)+H2O(l)+CO2(g)?2(NH42HCO3(aq)△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2△H2-△H1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
其原因是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的升而提高.T4-T5区间,化学反应已到达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②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分析 Ⅰ.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若提高氨合成反应速率,同时使平衡向氨合成方向移动,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综合考虑,只能是温度、浓度、压强三方面因素,所以可能是增大了反应物浓度,增大了压强,不可能是升温,因为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据此分析;
Ⅱ.(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得到反应焓变的关系;
(2)①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T3-T4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②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建立平衡后(由图2可知:溶液pH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温度不变,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增大,在T2时又建立新的平衡.

解答 解:Ⅰ.N2(g)+3H2(g)?2NH3(g)△H<0,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若提高氨合成反应速率,同时使平衡向氨合成方向移动,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综合考虑,只能是温度、浓度、压强三方面因素的正增长,所以可能是增大了反应物浓度,增大了压强,不可能是升温,因为升温平衡逆向移动,降温、减压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反应速率减慢,
①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平衡逆向进行,故①错误; 
②缩小容器体积(加压),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有利于合成氨,故②正确;
③选择高效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平衡不变,故③错误;   
④在恒容条件下,再充入合成氨的原料气(N2、H2),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有利于合成氨,故④正确;
⑤在恒容条件下,再充入原平衡的混合气,相当于增大体系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有利于合成氨,故⑤正确;
⑥在恒容条件下,分离出氨气,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进行,不能增大反应速率,故⑥错误.
故答案为:②④⑤;
Ⅱ.(1)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2HCO3(aq)△H2
反应Ⅲ:(NH42O3(aq)+H2O(l)+CO2(g)?2(NH42HCO3(aq)△H3
2×反应Ⅱ-反应Ⅰ得到反应Ⅲ的热化学方程式:(NH42O3(aq)+H2O(l)+CO2(g)?2(NH42HCO3(aq)△H3=2△H2-△H1
故答案为:2△H2-△H1
(2)①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4-T5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在T3前反应未建立平衡,无论在什么温度下(NH42CO3 (aq)总是捕获CO2,故c(CO2)减小,
故答案为: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的升而提高.T4-T5区间,化学反应已到达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②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建立平衡后(由图2可知:溶液pH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温度不变,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增大,在T2时又建立新的平衡,图象应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事实中能应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加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
C.高压不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 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  )
A.2.24 LB.1.12 LC.0.672 LD.0.448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g)△H=-Q1kJ/mol;
②2H2(g)+O2(g)═2H2O(g)△H=-Q2 kJ/mol;
③H2O(g)═H2O(l)△H=-Q3 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4Q1+0.5Q2B.4Q1+Q2+10Q3C.4Q1+2Q2D.4Q1+0.5Q2+9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0.1mol•L-1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溶液中$\frac{c(O{H}^{-})}{c(N{H}_{3}•{H}_{2}O)}$增大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减小
C.加入少量0.1 mol•L-1HCl溶液,溶液中c(OH-)增大
D.降低温度,溶液中c(NH4+)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NH4+、NO3-的数目均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6 g C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
D.16 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均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盐桥(含琼脂的饱和KCl溶液)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
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红褐色物质产生
C.
用装置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
装置中电子由Zn电极沿外电路流向Fe电极,装置中有Fe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反应4NH3(g)+5O2═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速率v可表示为(  )
A.v(NH3)=0.010mol/(L.s)B.v(O2)=0.010mol/(L.s)
C.v(NO)=0.0010mol/(L.s)D.v(H2O)=0.045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加入适量的硫酸,可使下列的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
A.Na+B.H+C.CO32-D.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