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本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
(2)配置混合溶液时,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填“A”或“B”).
A.先加乙醇,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和乙酸 B.先加浓硫酸,再慢慢注入乙醇和乙酸
(3)浓硫酸的作用是 .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5)实验完成后,右边试管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若要分离10mL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这种分离方法叫做 .
考点:
乙酸乙酯的制取.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取乙酸乙酯,依据酯化反应的反应历程是羧酸脱羟基醇脱氢书写;
(2)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然后在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3)浓硫酸起到了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
(4)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了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同时还能除去混有的乙醇和乙酸;
(5)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操作是分液.
解答:
解:(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2)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加入药品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故答案为:A;
(3)浓硫酸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故答案是: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产物便于分层,
故答案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乙酸乙酯;
(5)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以采用分液操作,分离乙酸乙酯,用到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分液.
点评: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取,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A和B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认真观察A和B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C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能证明C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 .
a.它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它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2)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D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则D的结构简式为 .
①含有三个双键 ②核磁共振氢谱只显示1个吸收峰 ③不存在甲基
(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E属于芳香烃,是生产某塑料的原料,试写出E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将m g的A与n g的B混合,则所得的混合物中含碳的质量分数(C%)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四个选项中,可由甲推导出结论乙的是( )
甲 | 乙 | |
A | 某过程发生能量变化 | 该过程发生化学反应 |
B | 两种元素同一主族 | 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C | 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的多 | A单质的还原性比B单质的强 |
D | 某物质是离子化合物 |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下列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
| B. | 苯、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
| C. | 甲苯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D. | 苯酚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苯酚属于羧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能证明HClO是弱酸的是( )
A.HClO不稳定,易分解
B.HClO有强氧化性
C.HClO能使有机色质褪色
D.Ca(ClO)2与CO2及H2O反应生成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澄清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最后肯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Ca(OH)2②Na2CO3③CaCl2④Ca(ClO)2⑤Na2SiO3.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滴加新制氯水后,下列各组离子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Fe3+、Al3+、Cl-、NO3- B.K+、Na+、I-、SO42-
C.Ag+、Ca2+、NH4+、NO3- D.Na+、Ba2+、CO3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苯与溴反应制溴苯
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C.乙烯与溴生成1,2二溴乙烷
D.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反应制氯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