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方法制取氯气,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可以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除杂,氯气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够污染空气,应进行尾气处理,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据此解答.
(1)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方法制取氯气;
(2)浓盐酸易挥发,发生装置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溶液吸收水蒸气;
(3)装置E是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4)生成的氯化铁①受热易升华,冷却后易凝华;②遇H2O(g)剧烈反应,需要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
(5)依据方程式: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依据2NaOH+Cl2═NaCl+H2O+NaClO,计算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解答 解:(1)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方法制取氯气,二者加热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氯化氢易溶于水,所以选择盛有饱和食盐水的B装置除去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氯气,所以选择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除去水蒸气;
故答案为:饱和NaCl溶液; 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浓硫酸;干燥氯气;
(3)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够污染空气,应进行尾气处理,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
故答案为:NaOH溶液;
(4)生成的氯化铁①受热易升华,冷却后易凝华;②遇H2O(g)剧烈反应,需要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为收集D中产物,在D与E之间,除增加收集装置外,还需要增加干燥装置,防止装置E中水蒸气进入,
故答案为:干燥;
(5)依据方程式: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则当当电子转移的数目为6.02×1023个物质的量为1mol时,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依据2NaOH+Cl2═NaCl+H2O+NaClO,0.5mol氯气消耗氢氧化钠1mol,用0.5mol/L的NaOH溶液体积为:$\frac{1mol}{0.5mol/L}$=2L;
故答案为:0.5; 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检验、有关方程式的计算,把握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原理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 |
B. | 等量的Zn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所得气体体积相同 | |
C. | Li、Na、K的原子半价和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 |
D. | P、C、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 | |
B. |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取出适当铁可提高CO的转化率 | |
C. | 该反应的△H<0,T1>T2 | |
D. | 当反应进行到t1时刻仅改变一个条件,可能是通入了氮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X | Y | ||
W | Z |
A. | X只能形成一种氢化物 | |
B. | W、X、Y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
C. |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小 | |
D. |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