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将铁片和碳棒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针对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片是正极
B.一段时间后,碳棒质量增加
C.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外电路中电子由碳棒流出经过电流计流向铁片

分析 该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C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Fe易失电子作负极、C作正极,故A错误;
B.C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所以段时间后,碳棒质量增加,故B正确;
C.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原电池,故C错误;
D.该装置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C作正极,电子由铁片流出经过电流计流向碳棒,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能量转化方式确定装置类型,再结合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及电子流向分析解答,知道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
请回答下列各问:
(1)常温下,可用铁、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2)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下列制备方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③(填序号).
①Cu+HNO3(浓)→Cu(NO32
②Cu+HNO3(稀)→Cu(NO32
③Cu $→_{△}^{空气}$ CuO $\stackrel{HNO_{3}(稀)}{→}$Cu(NO32
(3)①在50mL 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B.
A.20.16L    B.6.72L      C.10.08L     D.15.12L
②若使上述反应①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4)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Cl+H2O2═Cu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工业焊接钢管时常用137 55Cs进行“无损探伤”,这里的“137”是指该原子的(  )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质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变化中,涉及不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的分馏B.氯气溶于水C.食物腐败D.煤的干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氮气的电子式:
B.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4H8O2
C.O2-的结构示意图:
D.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Ba(OH)2•8H2O与CO2作用转化为BaCO3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
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用带塞导气管塞紧试管,把导气管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步骤4:取适量滤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其 pH值
(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配制250mL约0.1mol•L-1 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将溶液转入250ml的容量瓶中,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0.1980(填“0.0210”、“0.0536”、“0.1980”或“1.5000”)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 mL.
③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frac{0.25L×\frac{0.198V}{50}mol×315g/mol}{wg}$×100%(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4)室温下,不能(填“能”或“不能”) 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1.0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B.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1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B.75 mL 1.5 mol•L-1氯化钾溶液
C.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D.5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沸点为249℃,溶解度为0.34g;乙醚的沸点为34.8℃,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中萃取分离苯甲醇与苯甲酸钠时,选择乙醚作萃取剂的理由是苯甲醇易溶于乙醚,而苯甲酸钾不溶,且乙醚难溶于水,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并洗净备用.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放气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凹槽对准漏斗口上小孔),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产品甲是苯甲醇.收集乙醚的适宜温度为34.8℃.如图2所示,若温度计水银球放置的位置是“a”,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甲中混有高沸点(低沸点、高沸点)杂质.
(3)操作Ⅲ的名称是抽滤,回答下列问题:
①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主要还有布氏漏斗、吸滤瓶(填仪器名称).
②下列抽滤操作不正确的是BC.
A.选择比布氏漏斗内径略小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的滤纸
B.放入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C.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蒸馏水缓慢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以防倒吸
③操作Ⅲ的抽滤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布氏漏斗口径斜面没有与吸滤支管口相对.
④若得到的苯甲酸为胶体粒子能否用减压过滤发实现固液分离?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胶体粒子不易通过滤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