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HI(g)?H2(g)+I2(g)(紫红色)△H>0,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增大氢气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缩小体积 
⑤增大HI的浓度 
⑥减小压强.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⑤

分析 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即增大了碘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从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角度考虑.

解答 解:①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故错误;
②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故正确;
③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故错误;
④缩小体积,各种气体的浓度都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故正确;
⑤增大HI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碘浓度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故正确;
⑥减小压强,各气体浓度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注意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三种,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第三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0.01mol/L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X>Y>Z>W
B.Y与W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C.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W>Z>Y>X
D.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曲线 a 表示放热反应2X(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 b 曲线进行,不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恒温恒压时加催化剂B.恒温恒容时X的投入量增加
C.恒压时升高温度D.恒温时减小容器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凡是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5℃时,用0.1000mol/LHCl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酸碱滴定曲线;根据曲线可查出pH=7时,所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为19.50mL.回答下列问题:
(1)NaOH溶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填“酸式”或“碱式”)
(2)滴定的指示剂可选择②溶液.(填序号)
①石蕊        ②酚酞
(3)实验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为0.0975mol/L.
(4)滴定后仰视读数,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和2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m mol/L,若温度不变时按下列4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浓度仍为m mol/L的是(  )
A.2molA+1molBB.2molA+1molB+3molC+1mol D
C.3molC+1molDD.4molA+2molB+3mol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实验室中需配制 2mol•L-1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1000 mL,111.2 gB.950 mL,111.2 g
C.任意规格,117.0 gD.1000 mL,117.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硫酰氯(SO2Cl2)常用做氯化剂或氯磺化剂,如芳香族化合物的氯化、羧酸的氯化及其他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氯化,也用于制造药品、燃料、表面活性剂等.硫酰氯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烟”,100℃以上便开始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氯气,工业上常采用氧化法合成硫酰氯,将干燥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其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SO2(g)+Cl2(g)$\stackrel{活性炭}{?}$SO2Cl2(1)△H=-97.3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2)干燥管B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与氯气以及空气中的水蒸气
(3)实验时从仪器C中放出液体的操作方法是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再旋转活塞使液体流下
(4)装置乙中盛放的物质为浓硫酸,若缺少装置乙,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氯气和二氧化硫、水反应生成HCl与硫酸,降低了硫酰氯的产量
(5)氯磺酸(ClSO3H)是一种无色的发烟液体,有刺激性臭味,沸点178℃,受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同时还有另外一种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1SO3H$\frac{\underline{\;\;△\;\;}}{\;}$SO2Cl2+H2SO4,分离产物的方法是蒸馏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6)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AC(填序号)
A.控制气流速度,宜慢不宜快  B.水浴加热三劲烧瓶  C.若三劲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