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分液漏斗可用来分离的物质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B.悬浊液
C.不能互溶的两种液体D.互溶的液体

分析 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物质,应互不相溶,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分离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A不选;
B.分离悬浊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不选;
C.不能互溶的两种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选;
D.互溶的液体,如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常见分离方法,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会变为血红色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的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
C.溶液酸性A>B>C
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为(  )
A.乙酸异丙酯B.甲酸甲酯C.对二甲苯D.硝基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的冰雪灾害中,使用了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molXY2含有54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CaCl2;X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有20种运动状态,它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原子的最外层的轨道表示式为;D与E能形成一种非极性分子,该分子的结构式为S=C=S;D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H2S.
(3)元素W与Y同周期,其单质是原子晶体;元素Z的单质分子Z2中有3个共价键;W与Z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Si3N4
(4)元素R与Y同主族,其氢化物能用于刻蚀玻璃,其反应的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R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是OR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2+2OH-=2F-+OF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SnO2与Na2CO3、S共熔可转变为可溶性盐,反应方程式为:SnO2+2Na2CO3+4S$\stackrel{高温}{→}$Na2SnS3+Na2SO4+2CO2↑.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结构式O=C=O,
在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中,某物质溶于水呈碱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CO32-+H2O?HCO3-+OH-
(2)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有两种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能判断它们非金属性强弱的是ac(选填编号).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d.单质与同浓度酸发生反应的快慢
(3)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
(4)上述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短周期元素(前18号元素)A、B、C、D、E、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D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
(2)F、E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S>Cl.(用具体的微粒符号表示,下同)
(3)A和F均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O4=NaClO4+H2O.
(4)工业上制F单质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 21 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强2.0-10.0MPa,温度 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1)对于反应②,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字母)cda.n(CH3OH)=n(CH3OCH3)=n(H2O)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H2O(g)的浓度保持不变
d.CH3OH 的消耗速率与CH3OCH3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2:1
(2)对于反应③,若要提高 CO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ab(填写序号字母)
a.加入一定量的 H2O(g)
b.降低反应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缩小容器体积
(3)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各物质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0mol•L-1,c(H2)=2.4mol•L-1,5min 后达到平衡,c(CO)=0.5mol•L-1,则 5min 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在相同温度下,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CO)=4.0mol•L-1,c(H2)=amol•L-1,达到平衡后,c(CH3OH)=2.0mol•L-1,则 a=5.4
(4)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246.1KJ/mol;已知 830℃时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1.0,则在催化室中反应③的平衡常数 K>1.0(填>或<或=)
(5)9.2g 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时放出 291.0kJ 热量,则表示二甲醚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CH3(g)+3O2(g)=2CO2(g)+3H2O(l)△H=-145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有乙离子存在时,欲用丙试剂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甲离子,下表所加丙试剂对甲离子不能进行成功检验的是(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  )
选项甲离子乙离子丙试剂
ASO${\;}_{4}^{2-}$CO${\;}_{3}^{2-}$稀盐酸、Ba(NO32的混合溶液
BCl-CO${\;}_{3}^{2-}$AgNO3溶液、稀硝酸
CH+Na+酚酞试液
DMg2+Na+NaOH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