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分别放有一个盛有100mL 1mol/L盐酸的等质量的烧杯,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内投入10g钠,右盘烧杯内投入10g锌,充分反应后,最终天平的状态是(  )
A.左盘高B.右盘高C.仍保持平衡D.不能确定

分析 n(HCl)=1mol/L×0.1L=0.1mol,n(Na)=$\frac{10g}{23g/mol}$=$\frac{10}{23}$mol,n(Zn)=$\frac{10g}{65g/mol}$=$\frac{2}{13}$mol≈0.15mol<n(Na),0.15molZn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0.1mol,所以对于Zn来说,说明盐酸过量,但Na不仅能和盐酸反应还能和水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n(HCl)=1mol/L×0.1L=0.1mol,n(Na)=$\frac{10g}{23g/mol}$=$\frac{10}{23}$mol,n(Zn)=$\frac{10g}{65g/mol}$=$\frac{2}{13}$mol≈0.15mol<n(Na),0.15molZn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0.1mol,所以对于Zn来说,说明盐酸过量,但Na不仅能和盐酸反应还能和水反应,所以最终钠反应放出的氢气多,则右盘烧杯中质量大,则左盘高、右盘低,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Na、Zn性质差异性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钠不仅能和盐酸反应还和水反应,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稀硫酸.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5.4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检查100mL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D→A→C→B→E→G→F.
③进行A步操作时,选用量筒的规格是A.(选填字母)
A.10mLB.50mLC.100mLD.1000mL
④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将偏高(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⑤A步骤操作完成时,必须后冷却至室温,才能进行后面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装置操作现象
  
将盛有浓硝酸的烧杯A放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烧杯C中,然后将铜片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罩住
 
烧杯A液体上方立即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消失,烧杯A和C中的液体都变成蓝色
A.烧杯A中发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B.红棕色气体消失只与NO2和烧杯C中的KI发生反应有关
C.烧杯C中溶液变蓝只与NO2和C中溶液发生反应有关
D.若将铜片换成铁片,则C中的液体也可能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2SO2(g)+O2(g)?2SO3(g)△H=-198.0 kJ•mol-1.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条件下,初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反应平衡时,可以释放198.0 kJ的热量
B.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C.反应体系中,当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D.增大压强和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升高温度对平衡转化率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把18.0mol/L的浓硫酸稀释成1.8mol/L的稀硫酸100ml,实验操作如下:
A. 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B. 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C. 用量筒取10.0mL的18.0mol/L的浓硫酸;
D.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
E.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F. 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mL的容量瓶中;
G. 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 继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1)填写上述步骤中的空白;
(2)请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C D F E H G B A.
(3)试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大于1.80mol/L浓度AB
A.用量筒取浓硫酸时,为了精确,用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B.溶解后,立刻移液.
C.若加蒸馏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溶液,再重新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若定容时仰视看刻度线,会使稀硫酸溶液的浓度.
E.若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4)取20ml配好的硫酸,和足量的铝反应后,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H2806.4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把少量的金属钠分别放入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有无色气体和蓝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是2Na+Cu2++2H2O=H2↑+Cu(OH)2↓+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加碘盐有添加KIO3或KI两种,为探究某种加碘食盐,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
①取适量加碘食盐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制成溶液;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继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紫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③另取适量所制食盐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FeCl3溶液,CCl4层变成紫色.继续滴加FeCl3溶液,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说明实验步骤②CCl4层变成紫色的原因:氯气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易溶于CCl4,所以CCl4层变成紫色;2I-+Cl2=I2+Cl-
(2)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Cl2+I2+6H2O→2HlO3+10HCl
(3)实验步骤②整个过程中做还原剂的物质是I-、I2.(填符号)
(4)Cl2、HIO3、FeCl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HIO3>FeCl3
(5)要将加KI的含碘量为20mg~50mg/kg的加碘盐1000kg,与Cl2反应转化成加KIO3的加碘盐,至少需要消耗Cl210.58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有弱酸性,酸性比醋酸强.
它可用于制备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铜.
(一)制备苯甲酸乙酯

沸点(℃)密度(g•cm-3
苯甲酸2491.2659
苯甲酸乙酯212.61.05
乙醇78.50.7893
环己烷80.80.7785
乙醚34.510.7318
环己烷、乙醇和水共沸物62.1
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格:
实验流程如下:

(1)制备苯甲酸乙酯,下列装置最合适的是B,带“分水器”的冷凝回流装置与一般的冷凝装置相比,主要优点在于分离出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正向进行

(2)步骤②控制温度在65~70℃缓慢加热液体回流,分水器中逐渐出现上、下两层液体,直到反应完成,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的下层液体后,继续加热,蒸出多余的乙醇和环己烷.反应完成的标志是分水器中下层(水层)液面不再升高
(3)步骤③碳酸钠的作用是中和苯甲酸和硫酸
(4)步骤④将中和后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无水MgSO4.乙醚的作用是萃取出水层中溶解的苯甲酸乙酯,提高产率
(5)步骤⑤蒸馏操作中,下列装置最好的是bd(填标号),蒸馏时先低温蒸出乙醚,蒸馏乙醚时最好采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直接加热、油浴加热).

(二)制备苯甲酸铜
将苯甲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粉未,然后水浴加热,于70~80℃下保温2~3小时;趁热过滤,滤液蒸发冷却,析出苯甲酸铜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成品.
(6)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趁热过滤的原因为苯甲酸铜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7)洗涤苯甲酸铜晶体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C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已知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_{2})c({H}_{2})}{c(CO)c({H}_{2}{O}_{\;})}$.
(2)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L,C(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40%;K值为1.
(3)830K时,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