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于水呈酸性,可用来做杀菌剂
B.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检查HCl泄漏
C.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坩埚
D.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

分析 A.铜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
B.氨气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
C.制作耐高温坩埚的材料为高熔点的物质;
D.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与Cu反应.

解答 解:A.铜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来做杀菌剂,与硫酸铜溶于水呈酸性无关,故A错误;
B.氨气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其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于检查HCl泄漏,与氨气的还原性无关,故B错误;
C.制作耐高温坩埚的材料为高熔点的物质,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坩埚,故C正确;
D.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与Cu反应,所以FeCl3溶液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与其酸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关系,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其性质分析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某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此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  )
A.MgCl2B.NaFC.MgOD.K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按原顺序改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为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种类也最多
B.第8、9、10三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一无色溶液,若向其中加入足量饱和氯水,溶液呈橙色;再向橙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若向原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气体放出.该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组离子是(  )
A.K+、Br-、CO32-、OH-B.H+、Br-、ClO-、SO42-、Na+
C.SO42-、Br-、H+、Fe3+D.Br-、SO32-、OH-、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离子化合物,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3)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式为N2O.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ECl3与B、C的氢化物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r(NH34(H2O)2]Cl3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仪器:①漏斗 ②容量瓶 ③蒸馏烧瓶 ④坩埚⑤分液漏斗⑥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金属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3)实验室制取Cl2: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柠檬烯具有特殊香气.可溶于乙醇或乙醚,不溶于水,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柠檬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C.柠檬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D.柠檬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Ⅰ.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frac{\underline{\;\;△\;\;}}{\;}$2CaSO4+2Cl2↑+2H2O
他们利用该反应设计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b(填标号).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3)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H++HCO3-═CO2↑+H2O.
(4)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应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
(5)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mol•L-1的Na2S2O3溶液作标准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共用去Na2S2O3溶液20.0mL.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35.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