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IO3-、Fe2+、Fe3+等粒子物质的量随n(Cl2)/n(FeI2)(即Cl2与FeI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可用如图简单表示(“-”表示铁各种价态的变化,用“-•-”表示碘各种形态的变化).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l2、I2、IO3-、Fe3+的氧化性依次减小
B.当$\frac{n(C{l}_{2})}{n(Fe{I}_{2})}$=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10I-+6Cl2═5I2+2Fe3++12Cl-
C.当$\frac{n(C{l}_{2})}{n(Fe{I}_{2})}$=6.5时,溶液中$\frac{n(C{l}^{-})}{n(I{O}_{3}^{-})}$=6.5
D.若溶液的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减小

分析 由图可知不断通Cl2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以下氧化还原反应:Cl2+2I-=2Cl-+I2、Cl2+2Fe2+=2Fe3++2Cl-、5Cl2+I2+6H2O=2IO3-+12H++10Cl-.可见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I2,当n(Cl2):n(FeI2)=1:1时,I-恰好全被氧化;当n(Cl2):n(FeI2)=1.5时,Fe2+正好全被氧化;当n(Cl2):n(FeI2)=6.5时,氧化还原反应完毕.
因此,当n(Cl2):n(FeI2)>1:1时,开始生成Fe3+至1.5时,Fe3+达到最大量;
当n(Cl2):n(FeI2)>1.5时,开始生成IO3-,至6.5时,IO3-达到最大量,故折线3的起点若从1.5出发至6.5结束;
当n(Cl2):n(FeI2)<1时,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碘离子浓度减小至1时为0,碘单质的浓度最大,为原来碘离子浓度的一半;
当1.5≥n(Cl2):n(FeI2)>1:1时,Fe2+浓度减少至1.5时,Fe2+达到最小量为0,然后结合发生的离子反应解答.

解答 解:A、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所以氧化性Fe3+>I2,故A错误;
B、当n(Cl2):n(FeI2)=1.2时,碘离子全部被氧化,亚铁离子部分氧化,则离子反应为2Fe2++10I-+6Cl2=5I2+2Fe3++12Cl-,故B正确;
C、当n(Cl2):n(FeI2)=6.5时,氯气和碘化亚铁恰好反应,反应方程式为13Cl2+2FeI2+12H2O=2FeCl3+4HIO3+20HCl,则n(C1-):n(IO3-)=26:4=13:2=6.5,故C正确;
D、由5Cl2+I2+6H2O=2IO3-+12H++10Cl-可知,随氯气的通入,酸性增强,pH减小,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把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确定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的关键,明确每一条折线代表的物质及对应的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B.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C.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要使K2S溶液中$\frac{c({K}^{+})}{c({S}^{2-})}$的比值变大,可加入适量的物质是(  )
A.盐酸B.KHS溶液C.NaOH溶液D.Na2S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 与C同周期,A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B的单质在放电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frac{3}{4}$,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以A的单质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3NiO(OH)+H2O+NaOH═NaAlO2+3Ni(OH)2
(3)化合物甲由元素A、B组成,具有良好电绝缘性化合物甲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含B的化合物乙,乙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N+3H2O=Al(OH)3↓+NH3↑.
(4)C和D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氧,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bc;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氧化物,其电子式为;加热过氧化钙可分解生成CaO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frac{\underline{\;\;△\;\;}}{\;}$2CaO+O2↑.
(2)草酸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3)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frac{[C{O}_{2}]}{[CO]}$.
(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 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1
(5)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中不含葡萄糖的是CD.
A.蔗糖          B.淀粉          C.油脂           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探究在含Mg2+、A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过程.
【实验】在0.1mol•L-l MgSO4,0.05mol•L-l-Al2( SO4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5mol.L-1NaOH溶液,借助氢离子传感器和相应分析软件,测得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加入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为精确控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将NaOH溶液置于碱式滴定管(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2)图中有三个pH增加缓慢的阶段,第一阶段(a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
(3)对第二阶段(b、c之间)溶液pH变化缓慢的本质,小组同学做出如下推测,请补充推测2和3:
推测l:生成Mg( OH)2沉淀,消耗OH -
推测2:生成Al(OH)3沉淀消耗OH-
推测3.Al(OH)3沉淀溶解,消耗OH-
若推测l符合实际情况,则a点之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请据此描述Mg( OH)2,A1( OH)3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性的差异.
(4)请分析e点后溶液中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并设计实验检验(可不填满):
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检验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H+、NH4+、Fe3+、Al2+、Mg2+、Na+、NO3-、CO32-、SO42-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图象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Mg2+、CO32-
(2)实验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Al3++3OH-=Al(OH)3↓、NH4++OH-=NH3•H2O、Al(OH)3+OH-=AlO2-+2H2O.
(3)原溶液中c(NH4+)与c(Al3+)的比值为1:1;NO3-是否存在?不确定(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下,pH>7的某溶液中只含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只能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
B.该溶液一定由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C.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为c(Na+)>c(CH3COO-)>c(OH-)>c(H+
D.加入一定冰醋酸,c(CH3COO-)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7 g NH3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A
B.常温常压下,14g的C2H4和C3H6混合气体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的N2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