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c |
A. | b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 |
B. |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d<c<b | |
C. | a的气态氢化物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 |
D. | c上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
分析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元素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则b为Al;由原子序数可知c、d处于第三周期,由a、c相对位置可知a处于第二周期,a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处于IVA族,故a为C元素,则c为S元素,d为Cl,结合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知识解答.
解答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元素、b为Al元素、c为S元素,d为Cl元素.
A.Al3+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S2-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Cl<S<Al,故B正确;
C.a的气态氢化物甲烷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故C正确;
D.氢键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决定稳定性的为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元素位置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燃料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H4+4OH--4e-═N2↑+4H2O | |
B. | 用该燃料电池作为装置②的直流电源,产生7.1gCl2至少需加入0.5molN2H4 | |
C. | 该燃料电池 放电一段时间后,KOH溶液的pH保持不变(KOH溶液经充分搅拌且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改变) | |
D. | 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其目的是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元素周期表中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 |
B. |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 18 个元素 | |
C. |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 |
D. |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池工作时负极材料是Li,发生氧化反应 | |
B. | 将电解质溶液改为LiCl的水溶液,电池性能会更好 | |
C. |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锂电极→导线→负载→碳棒 | |
D. | 电池工作过程中,石墨电极反应式为SO2Cl2+2e-═2Cl-+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中:转移电子3.01×l022个 | B. | 反应后:剩余硫酸0.30 mol | ||
C. | 原混合物:n(Fe2O3):n(Fe)=l:2 | D. | 所得溶液:c(FeSO4)=1.7 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 |
B. | 对二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 | |
C. |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 |
D. | 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沉淀恰好消失时c(Cl-)=3c(Al3+) | |
B. | 若将反应后的溶液与原NaAlO2溶液混合,则恰好为中性 | |
C. | NaAlO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AlO2-)>c(Na+)>c(OH-)>c(H+) | |
D. | 当c(Na+)=c(Cl-)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Ag+或SO42- | |
B. |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或CO32- | |
C. | 加入Ba(NO3)2和稀硝酸仍然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42- | |
D. | 加入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