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逆向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有利于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分析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
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加,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
D.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逆向移动.

解答 解: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加,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也增加,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向逆向移动,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正向移动,故C错误;
D.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进行,即向着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进行,即逆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A为易错点,注意需要分别分析温度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请根据如表所列数据判断,正确的是(  )
元素I1I2I3I4
X500460069009500
Y5801820275011600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3
B.元素Y是ⅢA族元素
C.元素X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2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1)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存在一定的规律,卤族元素(F、Cl、Br、I)中,电负性最大的是F.
(2)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如IBr、BrI3、BrF5、IF,等.卤素互化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是 (填标号)AD.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离子键        D.σ键
(3)BeCl2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BF3分子中B-F键的键角为120°.
(4)NF3分子中的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5)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1,但其沸点却高于HC1,其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1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6)由F、Mg、K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晶胞边长为anm,该晶体的化学式为KMgF3;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g•cm-3)$\frac{0.1993}{{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6+Br2$\stackrel{FeBr_{3}}{→}$C6H5Br+HBr;
(2)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有雾状物质出现;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或石蕊试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_{4}^{2-}$$→_{①转化}^{H+}$Cr2O${\;}_{4}^{2-}$$→_{②还原}^{Fe_{2}+}$Cr3++$→_{③沉淀}^{OH-}$Cr(OH)3↓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橙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c.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 (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 Cr2O72-离子,需要6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 (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 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
方法2:电解法.该法用Fe作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作电极的原因为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2H++2e-═H2↑;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实验室有NH4HCO3和NaHSO3的干燥粉状混合物,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NH4HCO3的含量,设计了用在混合物中加酸的实验方法来测定其质量分数.化学小组主要选用了下列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铁架台等固定仪器未画出).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仪器连接顺序是a→i→h→d→e→f→g→b→c.回答以下问题:

(1)A中加入硫酸溶液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开始,混合物加酸前,A装置需要鼓入空气,排除装置中原有的空气.加酸后A装置再次鼓入空气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送入后续装置.
(3)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4)实验中,要确保实验中C瓶溶液不褪色,若C瓶中溶液褪色,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高(填“高”或“低”).
(5)若混合物样品质量为13.1g,充分作用后碱石灰增重4.4g,则混合物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60.3%.
(6)从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进一步的改进是在B之后再接一个阻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NaClO2用于棉、麻、粘胶纤维及织物的漂白.实验室制备NaClO2的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I控制温度在35~55℃,通入SO2将NaClO3还原为ClO2(沸点:11℃),反应结束后通入适量的空气,其目的是将ClO2吹入到装置Ⅱ进行反应.
(2)装置Ⅱ中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ClO2-,还有少量ClO3-、Cl-、ClO-、OH-,另外还可能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SO4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离子产生的原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先加足量的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SO42-
(3)已知在NaClO2饱和溶液中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温度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请补充从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装置Ⅲ中试剂X为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H2O═AlO2-+4NH4++2H2O
B.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rac{\underline{\;\;△\;\;}}{\;}$Fe(OH)3+3H+
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混合物、纯净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A 盐酸水煤气硫酸干冰
B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
C胆矾氢氧化铁胶体碳酸钙
D水银澄清石灰水氯化铜碳酸钠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