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钴及其合金在电机、机械、化工、航空和航天等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钴渣中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o(OH)3+8H+=4Co2++O2↑+10H2O,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oSO4
(2)已知Ksp[Fe(OH)3]=4×10-38,Ksp[Co(OH)2]=2×10-15,纯化处理时加氨水的作用是使Fe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实验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3)如向Co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生成玫瑰色沉淀,放置,沉淀逐渐变为棕色,写出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4Co(OH)2+2H2O+O2=4Co(OH)3
(4)沉钴后,CoC2O4要用水洗,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后,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隔绝空气加热CoC2O4•2H2O生成钴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测得5.49克CoC2O4•2H2O充分加热后固体质量为2.25g,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O.

分析 钴渣[含Co(OH)3、Fe(OH)3]中加硫酸溶解,Co(OH)3溶解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O2,Fe(OH)3转化为Fe3+;然后加氨水,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滤渣为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NH42C2O4,生成CoC2O4沉淀,隔绝空气加热CoC2O4生成钴氧化物和CO2
(1)Co(OH)3溶解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O2,结合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书写方程式;
(2)纯化处理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根据流程分析;
(3)Co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生成Co(OH)2,然后Co(OH)2被氧化为Co(OH)3
(4)沉淀钴后滤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若洗液中没有硫酸根离子说明洗涤干净;晶体物质的量n=$\frac{5.49g}{183g/mol}$=0.03mol,发生分解反应,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25g,其中含有钴元素的质量为0.03×59g=1.77g,所以固体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0.48g,其物质的量为0.03mol,据此答题.

解答 解:钴渣[含Co(OH)3、Fe(OH)3]中加硫酸溶解,Co(OH)3溶解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O2,Fe(OH)3转化为Fe3+;然后加氨水,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滤渣为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NH42C2O4,生成CoC2O4沉淀,隔绝空气加热CoC2O4生成钴氧化物和CO2
(1)Co(OH)3溶解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o(OH)3+8H+=4Co2++O2↑+10H2O;Co(OH)3被还原为CoSO4,则还原产物为CoSO4
故答案为:4Co(OH)3+8H+=4Co2++O2↑+10H2O;CoSO4
(2)钴渣[含Co(OH)3、Fe(OH)3]中加硫酸溶解,溶液中含有Co2+、Fe3+,纯化处理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则加氨水调节pH使Fe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操作1为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操作,为过滤;
故答案为:使Fe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过滤;
(3)Co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生成Co(OH)2,然后Co(OH)2被氧气氧化为Co(OH)3;则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4Co(OH)2+2H2O+O2=4Co(OH)3
故答案为:4Co(OH)2+2H2O+O2=4Co(OH)3
(4)沉淀钴后滤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若洗液中没有硫酸根离子说明洗涤干净,则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后,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晶体物质的量n=$\frac{5.49g}{183g/mol}$=0.03mol,发生分解反应,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25g,固体中只含有钴元素和氧元素,其中含有钴元素的质量为0.03×59g=1.77g,所以固体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0.48g,其物质的量为0.03mol,所以固体中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3:0.03=1:1,所以固体的化学式为CoO;
故答案为: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后,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CoO.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操作应用等,把握实验操作流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B.己烷和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二者反应类型相同
D.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通常利用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加热制乙烯,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黑色现象出现.过一段时间后,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经分析得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乙同学认为不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
(1)写出乙醇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写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乙 (填“甲”或“乙”),
理由是(从下列选项中选)CD
A.(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
B.(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通入的气体是纯净物
D.(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证明通入的气体一定具有还原性
(3)丙同学取(Ⅱ)瓶中少量溶液于试管里,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乙烯中
一定混有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不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本身就含有SO42-
(4)丁同学想证明乙烯能否与溴发生反应,于是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在装置(I)
和(II)之间增加一个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且将(II)瓶中溶液换成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氨水与NH4HCO3混合溶液中滴入FeCl2溶液,不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Fe2++2NH3•H2O═Fe(OH)2↓+2NH4+
B.Fe2++NH3•H2O+HCO3-═FeCO3↓+NH4++H20
C.Fe2++2HCO3-═Fe(OH)2↓+2CO2
D.2Fe2++HCO3-+3NH3•H2O═Fe2(OH)2CO3↓+3NH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一定温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主要成份为KAlSi3O8)可制得氯化钾,主要反应是:NaCl(l)+KAlSi3O8(s)?KCl(l)+NaAlSi3O8(s)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反应涉及的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Cl原子与Si原子可构成有5个原子核的分子,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2)用最详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式,表示氧离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3)Na和O2反应形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NaAlSi3O8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是Na2O•Al2O3•6SiO2
(4)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上述反应中钾元素的熔出率(液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占样品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实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h
熔出率
温度
1.52.53.03.54.0
800℃0.0540.0910.1270.1490.165
830℃0.4810.5750.6260.6690.685
860℃0.5150.6240.6710.6900.689
950℃0.6690.7110.7130.7140.714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氯化钠熔浸钾长石是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在950℃时,欲提高熔出钾的速率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充分搅拌,将钾长石粉碎成更小的颗粒.
(5)Na(l)+KCl(l)?NaCl(l)+K(g)是工业上冶炼金属钾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可行的原因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将钾蒸气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铝可用于冶炼难熔金属,利用铝的亲氧性,还可用于制取耐高温的金属陶瓷.例如将铝粉、石墨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涂在金属表面上,然后在高温下煅烧,可在金属表面形成耐高温的涂层Ti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TiO2+3C $\frac{\underline{\;高温\;}}{\;}$2Al2O3+3Ti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别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烧杯里的溶液为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转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变形式是:甲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填字母)
a.两烧杯中铜片均有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小,乙中锌片质量减小.
d.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f.甲的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和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均为Zn→Cu.
g.两烧杯在同一时间内转移电子数相等
(3)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锌比铜活泼
(4)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0.1NA个;若电路导线上通过电子1mol,则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a
a.锌片减少32.5g       b.锌片增重32.5g
c.铜片析出1gH2        d.铜片上析出1molH2
(5)在甲实验中,如果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锌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铜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是Cu2++2e-=Cu,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Zn=Cu+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下表列出了A-H八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pm 37 160 70 66 186143 104 99 
最高化合价 +1 +2 +5  +1 +3 +6 +7 
 最低化合价  -3 -2   -2 -1 
已知B、E、F与C同周期,回答下列问题:
(1)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VIA族(填周期和族)
(2)上述八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填化学式),气态氢化物水溶液pH>7的是NH3(填化学式);
(3)B、D、E、F四种元素的离子,其离子半径最大的是O2-(填离子符号);
(4)A2D的电子式是,B、H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5)A、C、H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H4Cl,该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6)E、F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式为的烃X,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其分子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只有一种,根据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5H4
B.X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2种
C.1 mol 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 mol氢气发生反应
D.X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          
(B)2FeCl3+Fe═3FeCl2
①根据两反应本质,分别判断能否用于设计原电池(A)不行(B)可以.
②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