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短周期元素中,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则A为H元素;B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则B为Na;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C为O元素;D与B(Na)同周期,该周期中D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则D为Al;B、C、E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E为Cl,Y为NaClO;F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F为S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中,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则A为H元素;B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则B为Na;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C为O元素;D与B(Na)同周期,该周期中D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则D为Al;B、C、E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E为Cl,Y为NaClO;F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F为S元素.
(1)两种均含H、Na、O、S四种元素的化合物为NaHSO4、NaHSO3,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SO3-=SO2↑+H2O,
故答案为:H++HSO3-=SO2↑+H2O;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Al3+,
故答案为:S2->Cl->Al3+;
(3)向Fe和Al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为氧化铁,经称量发现氧化铁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所以铝的质量相当于氧元素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Al单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化铁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16×3}{56×2+16×3}$×100%=30%,
故答案为:30%;
(4)根据图象知,次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次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与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氯气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10Cl2+10Ca(OH)2=7CaCl2+2Ca(ClO)2+Ca(ClO3)2+10H2O;
故答案为:10Cl2+10Ca(OH)2=7CaCl2+2Ca(ClO)2+Ca(ClO3)2+10H2O;
(5)H、Na形成的化合物NaHBA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很广泛,它可以夺取很多化合物中的质子而生成相应的钠的化合物,它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H3CH2OH→CH3CH2ONa+H2↑,
故答案为:NaH+CH3CH2OH→CH3CH2ONa+H2↑.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正确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3)中关键是理解氧化铁中的氧元素质量相当于铝元素的质量,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考查,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Q2=$\frac{{Q}_{1}}{2}$ | B. | Q2>$\frac{{Q}_{1}}{2}$ | C. | Q2<Q1<Q | D. | Q=Q1>Q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mL | B. | 7.5mL | C. | 7ml | D. | 6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2O3$\stackrel{HCl(aq)}{→}$FeCl3(aq)$\stackrel{△}{→}$无水FeCl3 | |
B. | Al2O3$→_{△}^{NaOH(aq)}$NaAlO2(aq)$\stackrel{HCl(aq)}{→}$AlCl3 | |
C. | NH3$\stackrel{O_{2}}{→}$NO$\stackrel{O_{2},H_{2}O}{→}$HNO3 | |
D. | 饱和NaCl(aq)$\stackrel{NH_{3},CO_{2}}{→}$NaHCO3$\stackrel{△}{→}$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方法 | 观察到的现象 |
步骤1 | ||
步骤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H4Cl与浓H2SO4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 |
B. | N2+3H2$?_{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 | |
C. | 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 |
D. | 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 | 加品红溶液 | 溶液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
② | 加入NaHCO2粉末 | 有无色气泡产生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反应 | 大气固氮 N2(g)+O2(g)?2NO(g) | 工业固氮 N2(g)+3H2(g)?2NH3(g) | |||
温度/℃ | 27 | 2000 | 25 | 400 | 450 |
K | 3.84×10-31 | 0.1 | 5×108 | 0.507 | 0.15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或现象 |
A | 检验甲酸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 | 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有红色沉淀产生 |
B |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
C | 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D |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