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结构简式H2C=CH2
(2)已知 2CH3CHO+O2$→_{△}^{催化剂}$ 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所示.乙烯$\stackrel{①}{→}$A$\stackrel{②}{→}$B$\stackrel{③}{→}$乙酸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或Ag}$2CH3CHO+2H2O,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3)实验室可以用乙酸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_{△}^{浓硫酸}$CH3COOC2H5+H2O,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反应开始前,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

分析 (1)乙烯是含有碳碳双键的最简单的烯烃,根据电子式可以书写结构简式;
(2)乙烯可以和水加成生成乙醇,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醛,乙醛易被氧化为乙酸;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解答 解:(1)乙烯中含碳和碳之间以共价双键结合,电子式为,根据电子式可以书写结构简式为H2C=CH2
故答案为:;H2C=CH2
(2)(4)乙烯可以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所以A是乙醇,乙醇可以被氧化为B乙醛,乙醛易被氧化为C乙酸,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为:2CH3CH2OH+O2$→_{△}^{Cu或Ag}$2CH3CHO+2H2O,反应为氧化反应;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为:,属于加聚反应,
故答案为:2CH3CH2OH+O2$→_{△}^{Cu或Ag}$2CH3CHO+2H2O;氧化反应;;加聚反应;
(3)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_{△}^{浓硫酸}$CH3COOC2H5+H2O,反应为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_{△}^{浓硫酸}$  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分液.

点评 本题考查乙烯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明确酯化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酯化反应中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溶液的作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
A.铜丝B.熔融的MgCl2C.NaCl溶液D.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19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能制取氯气: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通常也可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混合来制取氯气:2KMnO4+16HCl(浓)═2MnCl2+5Cl2↑+2KCl+8H2O;
(1)若用这两种方法制氯气,请比较,它们的发生装置使用的不同仪器是前者需要酒精灯加热,后者不需要.
(2)现将29g纯度为60%的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把反应后所得溶液稀释到200mL.计算:
①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②稀释后溶液中MnCl2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盐,既可以用“碱性氧化物+酸”制取,也可以用“酸性氧化物+碱”制取的是(  )
A.KClB.Na2SC.(NH42SO4D.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装置、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中和热
B.
电解食盐水
C.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试剂: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锌片、铜片.
实验记录: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实验结论
在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Fe2+具有还原性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不写)Zn+Fe2+═Zn2++Fe
在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Fe+2Fe3+═3Fe2+Fe3+具有氧化性
(不写)Fe3+具有氧化性
实验结论:Fe只有还原性,Fe3+只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根据以上结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AEF.(填序号)
A.Cl2     B.Na    C.Na+      D.Cl-    E.SO2      F.NO2
(3)亚铁盐在溶液中易被氧化,而实验室中需要纯净的亚铁盐溶液.那么保存亚铁盐溶液时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亚铁盐被氧化.
(4)检验亚铁盐溶液是否被氧化的操作步骤和现象是取少许亚铁盐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如果溶液变红则说明亚铁盐被氧化.
(5)向FeCl2溶液滴加NaOH溶液最终生成Fe(OH)3浊液,该过程的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此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用标准液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测定其浓度.
(1)滴定:用酸式滴定管盛装c mol/L盐酸标准液.实验中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现象时表示滴定达到终点.实验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
序号
待测液体积(mL)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滴定后消耗的体积
1V0.5025.8025.30
2V6.0031.3525.35
(2)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c=$\frac{\frac{25.30mL+25.35,mL}{2}×1{0}^{-3}L×cmol/L}{V×1{0}^{-3}L}$.
(3)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a.若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会使测定结果无影响;
b.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d.滴加盐酸速度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则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钼酸钠晶体( Na2MoO4•2H2O)是一种无公害型冷却水系统的金属缓蚀剂.工业上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的MoS2)制备钼酸钠的两种途径如图1所示:

(1)钼和锆同属过渡金属,锆元素是核反应堆燃料棒的包裹材料,锆合金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锆可以制造耐高温纳米陶瓷.下列关于锆、二氧化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填序号)
A.锆合金比纯锆的熔点高,硬度小
B.二氧化锆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将一束光线通过纳米级二氧化锆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2)①途径I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oO3+CO32-=MoO42-+CO2↑.
②途径Ⅱ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S2+9ClO-+6OH-=MoO42-+9Cl-+2SO42-+3H2O.
(3)分析纯的钼酸钠常用四钼酸铵[(NH42MoO4]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若将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与途径I所产生的尾气一起通入水中,得到正盐的化学式是(NH42CO3或(NH42SO3
(4)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

①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优,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为1:1.
②当硫酸的浓度大于90%时,腐蚀速率几乎为零,原因是常温下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使铁钝化.
(5)锂和二硫化钼形成的二次电池的总反应为:xLi+nMoS2$?_{充电}^{放电}$Lix(MoS2n.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是:nMoS2+xLi++xe-=Lix(MoS2n.回收使用率为50%的该电池,利用途径I,使所有的Mo转化为钼酸钠晶体,得到a克的Na2MoO4•2H2O(分子量为M),则需要空气(含O2为20%)在标况下的体积为$\frac{56(14n+x)a}{nM}$L(用x、M、n表示,并化为最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反应A2+B2?2AB;△H=Q,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改变的条件下,产物AB的质量分数AB%生成情况如图:a为500℃时的情况;b为300℃时的情况;c为反应在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2、B2及AB均为气体,Q>0
B.AB为气体,A2、B2中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Q<0
C.AB为气体,A2、B2中有一种为气体,Q<0
D.AB为固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Q>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