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依据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kJ,计算求出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
(2)根据甲硅烷的质量计算1mol甲硅烷燃烧放出的热量,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热的单位等问题;
(3)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根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写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4)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5)①C(S)+O2(g )=CO2(g)△H1=a kJ•mol-1
②2K(s)+N2(g)+3O2(g)═2KNO3(s)△H2=b kJ•mol-1
③S(s)+2K(s)═K2S(s)△H3=c kJ•mol-1
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解答 解:(1)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kJ,则1mol乙醇的质量=1mol×46g/mol=46g,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46×29.7kJ=1366.2kJ,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kJ•mol-1,
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kJ•mol-1;
(2)n(SiH4)=$\frac{1g}{32g/mol}$=$\frac{1}{32}$mol,则1molSi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4.6kJ×32=1427.2kJ,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4+O2=SiO2+2H2O,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g)+2H2O(l)△H=-1427.2kJ/mol,
故答案为:SiH4(g)+2O2(g)=SiO2(g)+2H2O(l)△H=-1427.2kJ/mol;
(3)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
故答案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
(4)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5))①C(S)+O2(g )=CO2(g)△H1=a kJ•mol-1
②2K(s)+N2(g)+3O2(g)═2KNO3(s)△H2=b kJ•mol-1
③S(s)+2K(s)═K2S(s)△H3=c kJ•mol-1
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依据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为:3△H1+△H2-△H3=(3a+b-c)kJ•mol-1;
故答案为:(3a+b-c)kJ•mol-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同时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m+n<p | |
B. | 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m+n=p | |
C. | 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H<0 | |
D. | 若m+n<p,△H>0,则该反应在低温下容易自发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① | B. | ③和④ | C. | ②和③ | D. | 只有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Kw(AgCl)减小 | |
B. | 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Ag+和I-的浓度之积等于Ksp(AgI) | |
C. | 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Ag+和Cl-的浓度之积等于Ksp(AgCl) | |
D. | Ksp(AgI)<Ksp(Ag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 |
B. |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Ksp(AgCl)<Ksp(AgBr) | |
C. | 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 |
D. | 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6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0.15 mol•L-1•min -1 | |
B. |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7 min 向体系中加入这三种物质各2 mol,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 | 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比较第8 min反应温度T(8)与第15 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T(15) | |
D. | 若将初始投料浓度变为c(Cl2)=0.7 mol/L、c(CO)=0.5 mol/L、c(COCl2)=0.5 mol/L,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 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化学键 | C═O(CO2) | C═O(COS) | C═S | H-S | H-O |
E(kJ/mol) | 803 | 742 | 577 | 339 | 46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