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一定温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主要成份为KAlSi3O8)可制得氯化钾,主要反应是:NaCl(l)+KAlSi3O8(s)?KCl(l)+NaAlSi3O8(s)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反应涉及的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Cl原子与Si原子可构成有5个原子核的分子,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2)用最详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式,表示氧离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3)Na和O2反应形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NaAlSi3O8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是Na2O•Al2O3•6SiO2
(4)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上述反应中钾元素的熔出率(液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占样品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实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h
熔出率
温度
1.52.53.03.54.0
800℃0.0540.0910.1270.1490.165
830℃0.4810.5750.6260.6690.685
860℃0.5150.6240.6710.6900.689
950℃0.6690.7110.7130.7140.714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氯化钠熔浸钾长石是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在950℃时,欲提高熔出钾的速率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充分搅拌,将钾长石粉碎成更小的颗粒.
(5)Na(l)+KCl(l)?NaCl(l)+K(g)是工业上冶炼金属钾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可行的原因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将钾蒸气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铝可用于冶炼难熔金属,利用铝的亲氧性,还可用于制取耐高温的金属陶瓷.例如将铝粉、石墨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涂在金属表面上,然后在高温下煅烧,可在金属表面形成耐高温的涂层Ti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TiO2+3C $\frac{\underline{\;高温\;}}{\;}$2Al2O3+3TiC.

分析 (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Cl原子与Si原子可构成有5个原子核的分子为SiCl4
(2)核外电子轨道排布图可以详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式;
(3)Na2O和Na2O2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先写活泼金属氧化物,然后是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再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最后是水,注意元素原子比例关系不变;
(4)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转化过程没有气体参与,应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5)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
(6)铝粉、石墨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在高温下煅烧形成耐高温的涂层TiC,由元素守恒开还生成氧化铝.

解答 解:(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Cl->Na+>Al3+;Cl原子与Si原子可构成有5个原子核的分子为SiCl4,Si形成4个Si-Cl键,没有孤对电子,硅为正四面体构型,
故答案为:Al3+;正四面体;
(2)用最详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式,表示氧离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
(3)Na2O和Na2O2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故二者混合物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
NaAlSi3O8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是Na2O•Al2O3•6SiO2
故答案为:1:2;Na2O•Al2O3•6SiO2
(4)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越高,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该转化过程没有气体参与,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可以充分搅拌,将钾长石粉碎成更小的颗粒,
故答案为:吸热;充分搅拌,将钾长石粉碎成更小的颗粒;
(5)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将钾蒸气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将钾蒸气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铝粉、石墨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在高温下煅烧形成耐高温的涂层TiC,由元素守恒开还生成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4Al+3TiO2+3C $\frac{\underline{\;高温\;}}{\;}$2Al2O3+3TiC,
故答案为:4Al+3TiO2+3C $\frac{\underline{\;高温\;}}{\;}$2Al2O3+3TiC.

点评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微粒半径比较、空间构型判断、化学平衡影响因素、陌生方程式书写、对信息获取能力等,难度中等,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二元化合物甲有刺鼻气味,极易被水和酸吸收,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将3.2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和4.48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已知甲分子内各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工业上用尿素[CO(NH22]投料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NaClO与NaOH混合溶液中反应可制得甲,同时得到副产品碳酸钠等物质.
(1)写出甲的分子式N2H4
(2)适量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上述混合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2+2OH-=ClO-+Cl-+H2O.
(3)工业上常用甲使锅炉内壁的铁锈转化为结构较致密的磁性氧化铁(Fe3O4),以减慢锅炉内壁的锈蚀.其化学方程式为N2H4+6Fe2O3=N2↑+4Fe3O4+2H2O.
(4)已知:Cu2O+2H+═Cu+Cu2++H2O.
①甲与新制Cu(OH)2之间能发生反应,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说明其合理性N2H4中N元素为-2价,处于较低价态具有还原性,而Cu(OH)2中Cu元素为+2价,处于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
②甲与新制Cu(OH)2充分反应,有红色固体乙生成,写出乙的成分Cu或Cu、Cu2O或Cu2O(写出所有可能),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乙的成分取红色固体乙ag,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的bg沉淀,通过a、b的数量关系判断即可,若a=b,固体乙的成分是Cu;若$\frac{64a}{144}$=b,固体乙的成分是Cu2O,若$\frac{64a}{144}$<b<a,固体乙的成分是Cu和Cu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_{4}^{-}$+5H2C2O4+6H+═=2Mn2++10CO2↑+8H2O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 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mL.
(1)滴定时,KMnO4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甲(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2.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固体甲[成分为M3Z2(OH)a(CO3b]可用作塑料阻燃剂,该盐分解产生大量的CO2可以作为原料制备有机产品.取甲46g高温灼烧至恒重,得到11.2L CO2(标准状况)和22.2g仅含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固体乙,其中Z的氧化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向乙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所得产物中含有MSO4.请回答:
(1)甲灼烧至恒重的化学方程式Mg3Al2(OH)2(CO35 $\frac{\underline{\;高温\;}}{\;}$3MgO+Al2O3+5 CO2↑+H2O↑(M、Z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甲能用作塑料阻燃剂的原因甲分解吸热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耐高温的MgO和Al2O3覆盖在塑料表面.
(3)工业上利用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甲醇.已知下列反应:
①CO2(g)+3H2(g)$\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OH(g)+H2O(g)△H1
②2H2(g)+O2(g)═2H2O(1)△H2
③H2O(g)═H2O(1)△H3
写出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g)+3O2(g)=2CO2(g)+4H2O(g)△H=3△H2-2△H1-6△H3 (用△H1、△H2、△H3表示△H)
(4)反应CO2(g)+3H2(g)$\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OH(g)+H2O(g),它的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frac{n({H}_{2})}{n(C{O}_{2})}$=1.5或$\frac{n({H}_{2})}{n(C{O}_{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曲线Ⅰ对应的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
B.单位时间内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a点对应的H2的平衡转化率为90%
D.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
(5)CO2(g)+3H2(g)$\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OH(g)+H2O(g)在体积为2L的固定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CH3OH和1 molH2O,第4 min达到平衡,反应中c(CO2)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在第5 min时向体系中再充入0.2molCO2和0.4molH2(其它条件不变),
第8 min达到平衡,此时c(H2)=c(CH3OH).
请在图2中画出5到9 min的c(CO2)浓度示意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02 mol•L-1醋酸与0.02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则$\frac{c(C{H}_{3}CO{O}^{-})}{c(N{a}^{+})}$增大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lmol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 mol、8 mol
D.红外光谱分析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钴及其合金在电机、机械、化工、航空和航天等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钴渣中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o(OH)3+8H+=4Co2++O2↑+10H2O,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oSO4
(2)已知Ksp[Fe(OH)3]=4×10-38,Ksp[Co(OH)2]=2×10-15,纯化处理时加氨水的作用是使Fe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实验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3)如向Co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生成玫瑰色沉淀,放置,沉淀逐渐变为棕色,写出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4Co(OH)2+2H2O+O2=4Co(OH)3
(4)沉钴后,CoC2O4要用水洗,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后,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隔绝空气加热CoC2O4•2H2O生成钴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测得5.49克CoC2O4•2H2O充分加热后固体质量为2.25g,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B最外层的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与A、B、D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的两类化合物X、Y,E的某种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的单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和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A5中含共价键
B.含C或E元素的某些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其原理相同
C.原子半径:D>C>B,离子半径B>C>D
D.由A、C、E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AEC,其结构式A-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1)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实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若D中盛铜粉,通入足量的Cl2,D中的现象是Cu粉红热,并产生棕黄色烟;
③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2+O2 $?_{△}^{催化剂}$2SO3
④SO2通入B中,碘水褪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4H++2I-+SO42-
(2)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填字母)AC,则可以看到白色沉淀产生.
A.氨水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溶液
(3)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可得澄清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0+S2O32-=SO42-+S↓+2Cl-+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①K2CO3的水解: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②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Al3++3HCO3-=Al(OH)3↓+3CO2
③碘化银沉淀加入饱和硫化钠溶液2AgI(s)+S2-(aq)?Ag2S(s)+2I-(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