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苯甲酸乙酯(C9H10O2)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Mr=122)(Mr=150)
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



苯甲酸*
无色、片状晶体2491.2659
苯甲酸乙酯无色澄清液体212.61.05
乙醇无色澄清液体78.30.7893
环己烷无色澄清液体80.80.7318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图所示装好仪器,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反应时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对粗产物进行蒸馏(装置如图所示),低温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⑤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分离产生的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转化率.
(2)反应结束的标志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视为反应的终点.
(3)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C.
A.65~70℃B.78~80℃C.85~90℃D.215~220℃
(4)若Na2CO3加入不足,在步骤④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
(5)关于步骤④中的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D.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6)蒸馏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外还有蒸馏烧瓶,温度计.
(7)该实验的产率为90%.

分析 (1)减少生成物能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根据分水器中水位判断;
(3)温度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时,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馏出,要使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馏出,则温度应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所以温度应低于212.6℃,但要使乙醇和环己烷蒸馏出,所以温度应高于乙醇和环己烷的沸点;
(4)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因为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所以可能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
(5)分流漏斗的使用方法,必须将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而且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只有这样液体才能顺利流下;
(6)蒸馏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蒸馏烧瓶、温度计,由此分析解答;
(7)实验的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解答 解:(1)分离器分离出生成的水,减少生成物从而使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转化率;故答案为:分离产生的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转化率;(2)当该反应完成后,就不再生成水,则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中水位不再上升,故答案为: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视为反应的终点;
(3)温度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时,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馏出,要使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馏出,则温度应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所以温度应低于212.6℃,但要使乙醇和环己烷蒸馏出,所以温度应高于乙醇和环己烷的沸点80.8,故答案为:C;
(4)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因为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所以可能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加热升华产生白烟,故答案为: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
(5)分流漏斗的使用方法,必须将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而且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只有这样液体才能顺利流下,故选:A D;
(6)蒸馏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蒸馏烧瓶、温度计,故答案为:蒸馏烧瓶,温度计;    
(7)12.20g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为:$\frac{12.20g}{122g/mol}$=0.1mol,而生成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12.86mL×1.05g•ml-1=13.503g,物质的量为:$\frac{13.503g}{122g/mol}$=0.11mol,所以实验的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frac{0.1}{0.11}$×100%=90%,故答案为:90%.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实验方案的设计,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反应结束的判断标志,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烃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密度为3.75g/L,根据各类烃的通式可以推出该烃的化学式(  )
A.C3H8B.C4H10C.C5H8D.C6H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SO4(熔融)═Na++H++SO42-B.NaHCO3═Na++H++CO32-
C.CH3COOH?CH3COO-+H+D.H2CO3?2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用软锰矿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制备高纯度的硫酸锰晶体,其流程如下所示:

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2+7.69.7
Fe3+2.73.7
Al3+3.84.7
Mn2+8.39.8
已知:浸出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等,且pH<2.几种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上表所示: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二氧化锰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MnO2═MnSO4
(2)浸出液的pH<2,从上述流程看,可能的原因为二氧化硫溶于水发生反应:SO2+H2O=H2SO3,生成的H2SO3部分电离:H2SO3?H++HSO3-(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MnO2+2Fe2++4H+═Mn2++2Fe3++2H2O.从表中数据来看,能不能取消“加入二氧化锰”的步骤?原因是不能,pH=9.7时Fe2+才完全沉淀,而pH=8.3时Mn2+已经开始沉淀.
下列试剂能替代二氧化锰的是A(填序号).
A.双氧水   B.氯水     C.高锰酸钾溶液   D.次氯酸钠
(4)有同学认为可以用碳酸锰(MnCO3)或氢氧化锰[Mn(OH)2]替代石灰乳,你是否同意此观点?简述理由:同意,铁离子、铝离子水解程度比锰离子大,加热碳酸锰或氢氧化锰与氢离子反应,促进铁离子、铝离子水解,进而转化为沉淀,再通过过滤除去.
(5)从含硫酸锰的滤液中提取硫酸锰晶体的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利用滤渣能提取高纯度的铁红,简述其操作过程:将滤渣溶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进行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灼烧可得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铁氧体可制备隐形飞机上吸收雷达波的涂料.以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锌锰铁氧体(MnxZn1-xFe2O4)的主要流程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碱性锌锰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酸浸时二氧化锰被双氧水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H2O2+H2SO4=MnSO4+O2↑+2H2O;
(2)经测定酸浸后的滤液中主要金属阳离子有Mn2+、Hg2+、Zn2+.除汞是以氮气为载气吹入滤液带出汞蒸汽经KMnO4溶液吸收而实现的.如图是KMnO4溶液处于不同pH时对应的Hg去除率变化图2,图中物质为Hg与MnO4-在一定pH范围内的主要产物,则pH<6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Hg+2MnO4-+16H+=5Hg2++2Mn2++8H2O,根据该图,你认为pH对汞去除率影响的变化规律是:随pH的升高汞的吸收率先降低后增加;
(3)工艺流程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和试剂A的目的是调节溶液中Fe、Mn元素的成分,符合加热后获得锰锌铁氧化体组成;
(4)用试剂B调节pH为10.5左右,试剂B最好是①(填序号);
①氨水   ②NaOH    ③NaHCO3
(5)当x=0.2时,所得到的锌锰铁氧体对雷达波的吸收能力特别强,试用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该锌锰铁氧体的组成MnO•4ZnO•5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含有Ca2+、Fe2+、Al3+等杂质,现按如下步骤制取BaCl2•2H2O晶体.
步骤1:酸浸:取该矿粉,溶于盐酸,过滤出沉淀A
步骤2:氧化:向1的滤液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3:向2的溶液中滴加氨水,得到沉淀B,并过滤
步骤4:向3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沉淀C
步骤5:向4的滤液中滴加盐酸,经一定操作制得BaCl2•2H2O晶体
(1)沉淀B主要成分是Fe(OH)3和Al(OH)3
(2)氧化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由图1、2可知,为了更好的使Ca2+沉淀,还应采取的措施为升温.
(3)步骤3是否可以用步骤4代替一并处理?不可以,碱性过强,会使得氢氧化铝溶解
(4)按如下方法测定产品纯度的步骤为:
①准确称取0.5g BaCl2•2H2O试样,加水溶解
②向其中滴加0.1mol/L、50mL的Na2SO3溶液,沉淀、静置、过滤
③向滤出液中滴加0.06mol/LB溶液,利用滴定法测定剩余Na2SO3的量
问题:①步骤③中滴加的试剂可以为B;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溶液恰好呈紫红色,且半分钟之内不褪色
A、KNO3       B、KMnO4         C、H202         D、NaClO
②已知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为20.00ml,则样品纯度为:97.6%
③若实验药品及操作均无误差,计算纯度为100.4%,分析原因可能是:BaCl2•2H2O部分失水(只写一点,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该小组根据上述原理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①、②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①Na2S 溶液、Na2CO3溶液;
②NaOH溶液.
(2)实验过程中,随着气体的通入,装置①中有气泡产生,还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入气体,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逐渐消失.
(3)反应结束后,从制得的Na2S2O3稀溶液中得到Na2S2O3•5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产品,合成氨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图所示:

(1)原料气中的氢气来源于水和碳氢化合物.请写出甲烷和水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CH4+2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CO2+4H2或CH4+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CO+3H2
(2)在工业生产中,设备A的名称为沉淀池,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3)上述生产中向母液通入氨气同时加入NaCl,可促进副产品氯化铵的析出.长期使用氯化铵会造成土壤酸化,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在土壤中尿素发生水解,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O(NH22+H2O=2NH3↑+CO2↑.
(4)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写出任意两种用途:制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印染等.
(5)图中所示工业制法获得的纯碱中常含有NaCl杂质,用下述方法可以测定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样品m$→_{溶解}^{H_{2}O}$溶解$→_{过滤}^{过量BaCl_{2}溶液}$沉淀$→_{洗涤}^{H_{2}O}$$\stackrel{低温烘干、冷却、称量}{→}$固体n克
①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往少量的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或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没有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洗涤干净.
②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1-$\frac{106n}{197m}$)×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对定量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A.现需90mL1.0mol/LNaOH溶液,称取3.6gNaOH固体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B.测定溶液 pH的实验中,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偏高
C.中和热实验测定中,缓慢地将NaOH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标准液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测定结果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