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某校学生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并证明乙酸为弱酸,进行下述实验.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关系该校学生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某生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先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向U型管内加水,至左管液面高于右管液面,静置
一段时间后,若U型管两侧液面差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该生的操作正确与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大理石与乙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
(2)装置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为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
(3)有学生认为(2)中的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理由是乙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改进该装置的方法是在装置A和B之间连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证明乙酸为弱酸
(4)现有pH=3的乙酸溶液、蒸馏水、石蕊试液及pH试纸,选用适当的仪器和用品,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证明乙酸为弱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酸溶液,加蒸馏水稀释100倍,用pH试纸测其pH,pH<5,则证明乙酸是弱酸(或其他合理答案) 确定几种盐溶液pH大小的关系
(5)在相同温度下,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 a.NaHCO3溶液  b.Na2CO3溶液 c.CH3COONa溶液  d.-ONa溶液的pH,其pH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bdac (填溶液编号)

分析 (1)根据体系内产生的压强是否变化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水、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苯酚和碳酸氢钠,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
(3)要防止醋酸干扰实验,在气态未和苯酚反应前将其除去,可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醋酸且又不引进新的杂质气体;
(4)证明乙酸为弱酸需证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依据提供的试剂可以对溶液稀释测定溶液PH的变化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分析设计;
(5)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示碱性,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据此进行判断各溶液的pH大小.

解答 解:(1)U型管两侧液面差能产生压强,所以能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
故答案为:正确;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
(2)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苯酚和碳酸氢钠,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出现浑浊,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
故答案为: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C6H5O-+CO2+H2O→C6H5OH+HCO3-
(3)要防止醋酸干扰实验,在气态未和苯酚反应前将其除去,可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醋酸且又不引进新的杂质气体,所以在装置A和B之间连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醋酸,
故答案为:在装置A和B之间连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4)明乙酸为弱酸需证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依据提供的试剂可以对溶液稀释测定溶液PH的变化,实验步骤为:取pH=3的乙酸溶液加入蒸馏水稀释100倍,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小于5,
故答案为: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酸溶液,加蒸馏水稀释100倍,用pH试纸测其pH,pH<5,则证明乙酸是弱酸(或其他合理答案);
(5)a.NaHCO3溶液  b.Na2CO3溶液 c.CH3COONa溶液  d.-ONa,以上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都显示碱性,化学式中含有的弱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其水解程度越弱,溶液的pH越小,而酸性关系为:醋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离子,则以上溶液的pH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bdac,
故答案为:bd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比较弱酸酸性强弱的方法、证明弱电解质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比较弱电解质酸性强弱常用的方法,明确判断盐的水解程度的方法:越弱越水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海洋植物如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图如图1:(已知:Cl2+2I-═2Cl-+I2) 
(1)指出提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③萃取,④分液.
(2)操作③、④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旋开活塞,用烧杯盛接溶液
B、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C、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口的小孔
D、静置,分层
E、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F、把50mL碘水和15mL苯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
G、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H、倒转分液漏斗,振荡
(i)正确的操作顺序是:G→F→H→E→D→C→A→B.
(ii)能选用苯做萃取剂的原因是: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iii)上述(C)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保持分液漏斗内外压力平衡,使液体易于流下.
(3)从流程图2中,将操作④后的上层液体(填“上”或“下”)用如图仪器进行操作⑤,写出仪器的名称:X蒸馏烧瓶,Y冷凝管,请指出下图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温度计水银球伸入到液面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O2的三种方法:
方法Ⅰ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Ⅱ电解法:2Cu+H2O$\frac{\underline{\;电解\;}}{\;}$Cu2O+H2
方法Ⅲ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反应条件不易控制,若控温不当易生成Cu而使Cu2O产率降低.
(2)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生成Cu2O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
(3)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H2O(g)$\frac{\underline{\;\;\;光\;\;\;}}{Cu_{2}O}$2H2(g)+O2(g)△H>0
水蒸气的浓度(mol•L-1)随时间t (min)变化如下表:
序号温度01020304050
T10.05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
T10.0500.04880.04840.04800.04800.0480
T20.100.0940.0900.0900.0900.090
可以判断:实验①的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ν(O2)=3.5×10-5mol/(L.min);;实验温度T1<T2(填“>”“<”);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①<实验②(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Cr2O3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着色剂.有碳素铬铁合金粉制取Cr2O3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已知:金属Cr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r2+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稀硫酸浸出时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浸出过程中会有少量的PH3、H2S等还原性气体生成,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已知PH3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Mn2O3、K2HPO3、KH2PO3、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H3+6KMnO4=3Mn2O3+2K2HPO3+2KH2PO3+3H2O.
(2)加纯碱调溶液pH=3.0,保持一定酸性的目的是防止Cr2+、Fe2+水解.
(3)加草酸的目的是除去Fe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C2O4+2Fe3+=2Fe2++2CO2↑+2H+
(4)常温下Ksp(FeC2O4)=3.2×10-7,则常温下FeC2O4溶解度约为4.608×10-6g/100gH2O.
(5)生成Cr(OH)3后的溶液中存在两种主要副产物,其化学式为(NH42SO4、(NH42C2O4
(6)Cr2O3与Al2O3的性质相似,写出Cr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r2O3+2NaOH=2NaCr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如图1.

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品红褪色,D:品红褪色.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试管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③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体积比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品红溶液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褪色.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O2+Cl2+2H2O=4H++SO42-+2Cl-
(2)实验室中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铜与硝酸的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有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亚硝酸和亚硝酸盐在生产、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已知NO2和NO液化温度分别为21℃和-152℃.

①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可能产生的NO被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E→D→B;
②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装置D中通入氧气后会出现红棕色气体;
③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O2+H2SO4=Na2SO4+NO↑+NO2↑+H2O;
④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水蒸气会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的来源认识不清.
(2)将AgNO2和AgCl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生成的沉淀n(AgNO2)大于n(AgC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温度下,Ksp(AgNO2)=2×10-8;Ksp(AgCl)=1.8×10-10
(3)设计实验证明HNO2是弱酸测NaNO2溶液的pH,或测0.1mol/LHNO2溶液的pH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1)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若左槽溶液颜色逐渐由蓝变黄,其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2H+
②放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紫色变为蓝色.
③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使电流通过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和参与正极反应;
④若充电时,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2mo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mol.
(2)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的体积为V L.

①0<V≤44.8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②44.8L<V≤89.6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9CO32-+3H2O=10HCO3-
③V=67.2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K+)>c(HCO3-)>c(CO3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作催化剂,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其反应过程的第2步是:2Fe3++Cu═2Fe2++Cu2+
(1)请写出其第l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
(2)总化学反应方程式2Cu+O2+2H2SO4=2CuSO4+2H2O
(3)利用Cu制备CuSO4的另一种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4)以上两种方法前 (填“前”、“后”) 者好,这样做的好处是①减少硫酸用量,②不会产生对大气污染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利于金属腐蚀防护的是(  )
A.在铁塔的表面喷油漆B.将钢铁制成不锈钢
C.菜刀切菜后不洗净就放回刀架D.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锌块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