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填空:

(1)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mL。

图Ⅰ         图Ⅱ

(2)图Ⅱ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______________。

A.是a mL                           B.是(50-a) 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 mL

(1)3.2  (2)D

解析:(1)使用量筒时,以与量取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相切的刻度计量体积。图Ⅰ中的10 mL量筒分度值是0.2 mL,因此(Ⅰ)的正确答案是3.2 mL。

(2)滴定管的零刻度仅在上端,刻度自上往下逐渐增大。图Ⅱ中滴定管内液面处的刻度为a,此时从液面到滴定管的最大刻度处存留的液体体积为(50-a) mL。因为从滴定管的最大刻度处向下有一段无刻度,故图Ⅱ中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一定大于(50-a)m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A
B C D E F
G H I J
K M L
试填空.
(1)写出上表中元素D形成单质的电子式为

(2)元素K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Ar]3d54s1
[Ar]3d54s1
;H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D原子核外的电子占有的轨道数目为
5
5
个.
(3)元素M位于周期表的第
ⅤⅢ
ⅤⅢ
族;当将M单质与酸性KMnO4溶液作用时,1个M原子失去3个电子,这些电子分别是在
4s、3d
4s、3d
轨道上的;
(4)G、H、I 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Mg>Al>Na
Mg>Al>Na
(填对应的元素符号);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排列
NaOH>Mg(OH)2>Al(OH)3
NaOH>Mg(OH)2>Al(OH)3
(填对应的化学式).
(5)元素A、D、J按照原子个数比4:1:1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H4Cl
NH4Cl
,其形成的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离子键和共价键、配位键
离子键和共价键、配位键
.(写出化学键最具体的类别)
(6)A、C、D 形成的ACD分子中,含有
2
2
个σ键,
2
2
个π键.
(7)E、F、G、H这四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简单阴、阳离子,按半径由小到大排列
Mg2+<Na+<F-<O2-
Mg2+<Na+<F-<O2-
(填对应的离子符号)
(8)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B与元素I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B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后盐的化学式
Na2BeO2
Na2BeO2

(9)元素L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则在图1和图2的结构中与该元素一个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原子数之比为:
2:3
2:3
.两种晶胞中实际含有原子个数之比为
1:2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有学生用五氧化二磷作为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催化剂,进行相关实验.按表所示的量和反应条件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P2O5,并注入95%的乙醇,并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 P2O5/g 95%乙醇量/mL 加热方式
实验1 2 4 酒精灯
实验2 2 4 水浴70℃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实验现象
三颈瓶 收集瓶 试管
实验1 酒精加入时,立刻放出大量的白雾,开始有气泡产生,当用酒精灯加热时,气泡加快生成并沸腾,生成粘稠状液体. 有无色液体 溶液褪色
实验2 酒精加入时,有少量白雾生成,当用水浴加热时,不产生气泡,反应一个小时,反应瓶内生成粘稠状液体 有无色液体 溶液不褪色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乙醇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CH2↑+H2O
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CH2↑+H2O

(2)如图装置中泠凝管的作用是
冷凝导气
冷凝导气
,进水口为(填“a”或“b”)
b
b
,浓硫酸的作用是
除水
除水

(3)实验1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乙烯
乙烯

(4)实验2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
大烧杯
大烧杯
温度计
温度计
(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
(5)三颈瓶、收集瓶中的液体经检验为磷酸三乙酯,写出三颈瓶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
P2O5+3H2O
 热水 
.
 
2H3PO4
P2O5+3H2O
 热水 
.
 
2H3PO4
,P2O5在实验1中的作用是
反应物和催化剂
反应物和催化剂

(6)根据实验1、2可以推断:
①以P2O5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
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
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

②P2O5与95%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是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试根据如图甲表格填空: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1)请写出元素Q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元素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族.
(2)基态D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D2 分子中分别有
 
个σ键,
 
个π键.
(3)化合物DA5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和配位键,请写出它的电子式
 

(4)表四中的元素能形成XY2型的共价分子有CE2、CL2、BK2、LE2四种,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
 
(填化学式);而形成XY3型的共价分子也有四种,它们分别是DA3、DF3、DK3、LE3,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中也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
 
(填化学式),它是由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构成的
 
分子.
(5)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乙所示,其中序号“8”所代表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图中的序号).
(6)科学家证实,IK3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式为I2K6,其结构式为如图丙四种中的一种,你认为正确的结构式是
 

(7)向Q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DA3的水溶液过程中,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最后生成配离子的结构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 反应②: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K和1173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K1 K2
973K 1.47 2.38
1173K 2.15 1.67
请填空: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
 

(3)在相同温度下,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写字母序号,下同).
A.增大压强     B.体积不变时充入稀有气体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在体系中投入少量P2O5固体
(5)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增大压强  E.减小压强   F.充入CO2    G.分离出部分CO.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 )中x值的实验过程如图:完成下列填空:
精英家教网
(1)第1次称量的是
 

(2)灼烧时,当CuSO4?xH2O晶体的颜色由
 
完全变为
 
,停止加热.
(3)必须要进行恒重操作的原因是
 

(4)各次称量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质量(g) m1 m2 m3 m4 m4
则CuSO4?xH2O中的x=
 

(5)下列操作会导致x值偏高的是
 
(选填编号)
a.坩埚未干燥                                b.加热过程中有晶体溅失
c.灼烧后坩埚在空气中冷却                  d.恒重操作时,连续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