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当有4×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时,得到硫单质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B.3molC.4molD.5mol

分析 在SO2+2H2S=2H2O+3S↓反应中,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为0,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0,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在SO2+2H2S=2H2O+3S↓反应中,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为0,为氧化剂;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0,当转移4mol电子时,生成3molS,所以有4×6.02×1023个即4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得到硫单质的物质的量为3mol.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从氧化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是重点,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可以用丁达尔现象区别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C.由0.1 mol氯化铁制取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氢氧化铁胶粒数目为0.1NA(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用等体积的1.0mol/L的AgNO3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Cl3、NaCl、MgCl2 三种溶液中的Cl-完全沉淀,则三种氯化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3:1:2B.2:6:3C.3:6:2D.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uSO4+2NaOH═Cu(OH)2↓+Na2SO4B.Al2O3+6HCl═2AlCl3+3H2O
C.Ca(ClO)2+CO2+H2O═CaCO3↓+2HClOD.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向Na2SO3、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I-+C12═2Cl-+I2
B.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SiO2+2NaOH$\frac{\underline{\;\;△\;\;}}{\;}$NaSiO3+H2O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3Fe+4H2O$\frac{\underline{\;\;△\;\;}}{\;}$Fe3O4+4H2
D.漂白粉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浓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ClO-+Cl-+2H+═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CO32-B.c(CO32-)<c(H2CO3
C.c(H+)<c(CO32-D.c(OH-)=c(H+)+c(H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化合物熔融状态是否导电--化合物是否为离子化合物
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强弱
D.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高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酒精、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
A.金属钠B.石蕊试液C.新制Cu(OH)2悬浊液D.NaH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周期中的ⅡA族和ⅢA族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为1
B.干冰晶体内存在共价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C.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是Na2S>S>H2S>H2O
D.SiO2晶体和干冰的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都是为了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