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1mo1•L-1的BaCl2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C1-浓度为2mo1•L-1
B.该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是1mo1
C.可使用250mL容量瓶分两次完成490mL该浓度的BaCl2溶液的配制
D.将208gBaCl2固体溶解在1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浓度为1mo1•L-1

分析 A.氯离子浓度为氯化钡浓度的2倍;
B.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钡离子的物质的量;
C.配制490mL溶液,需要选用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
D.氯化钡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

解答 解:A.该溶液中C1-浓度为:c(C1-)=2c(BaCl2)=2mo1•L-1,故A正确;
B.没有告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钡离子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配制490mL该浓度的BaCl2溶液,应该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不能用250mL的容量瓶分两次配制,故C错误;
D.208gBaCl2固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氯化钡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溶液浓度不是1mol/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注意水的体积与溶液体积的关系,为易错点,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取钠、镁、铝的单质各1g,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快的是Na,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l,反应中失电子数目最多的是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 100kPa 时,含 1mol 碳原子的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 1.895kJ 的热量.据此试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含 1mol 碳原子的石墨比含 1mol 碳原子的金刚石总能量高
D.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 H-F 的键能大于 H-Cl,所以 HF 沸点高于 HCl
B.SO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氯化钠和氯化铯晶体中氯离子的配位数相同
D.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 Br>Se>A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A.HCl   CuCl2  NaNO3  Na2SO4
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C.FeCl3  HCl  NaCl   NaOH
D.Na2CO3   Na2SO4    HCl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已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生成的氯气为0.15mol: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求二氧化锰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二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H<0

(1)降低温度,二氧化硫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3)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用文字表达)

(4)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二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缩小

C. 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 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  )
A.△H1=△H2>△H3B.△H3>△H1>△H2C.△H3>△H2>△H1D.△H2>△H1>△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