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AlCl3易升华,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等。工业上由铝土矿(A12O3、Fe2O3)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3的工艺流程如下。
(1)氯化炉中Al2O3、C12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Na2SO3溶液可除去冷却器排出尾气中的Cl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标准状况下,吸收112L Cl2需要 molNa2SO3。
(3)工业上另一种由铝灰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3工艺中,最后一步是由AlCl3·6H2O脱去结晶水制备无水AlCl3,实现这一步的操作方法是在 (填试剂)中加热。
(4)工业上铝土矿经提纯后可冶炼铝,写出在950-970℃和冰晶石作用下进行电解制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盐酸的洁厕剂和含有次氯酸钠的消毒液混用可以增强洗涤和消毒的效果
B.过量的Fe和Cu在等物质的量的Cl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等体积、等浓度的NH4Cl溶液和稀氨水中,所含NH4+的数目相等
D.等物质的量的过氧化钡(BaO2)和Ba(OH)2固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某NaHSO3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
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所消耗溶液体积为:V(醋酸溶液)>V(NaOH溶液)
C.将l mL pH=2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pH变为3
D.常温下,将Na2CO3溶液加水稀释,的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时溶液中SO42-移向Cu极
B.构成原电池时Cu极反应为: Cu﹣2e-=== Cu2+
C.构成电解池时Fe极质量既可增也可减
D.a和b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Fe极会产生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 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大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0.012 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个
B.NA的近似值为6.02×1023
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个
D.NA个Cl2的质量为35.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
B.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
C.向浓溴水中加几滴苯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D.1 mol/L CuSO4溶液2 mL和0.5 mol/L NaOH溶液4 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酚酯是近年高考有机化学命题的热点,其合成方法之一是由酚与酰卤()反应制得。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6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
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聚酯纤维、有机玻璃、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