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D.酸性:H2SO4>H3PO4

分析 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B.Cl、Br同主族;
C.Na、Mg同周期,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D.S、P同周期,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解答 解: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可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但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选;
B.Cl、Br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Cl>Br,故B不选;
C.Na、Mg同周期,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则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故C不选;
D.S、P同周期,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则酸性:H2SO4>H3PO4,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浓HCl、浓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属氧化性酸
B.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NaOH、HNO3、NaNO3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出离子,都属离子化合物
D.Na2O2、HCl、BaSO4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均能导电,都属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煤改气”、“煤改电”等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B.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元素均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C.田间焚烧秸秆易造成灰霾,灰霾粒子平均直径在1000~2000nm之间,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转化为N2和CO2,该装置中的催化剂可降低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有利于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室制取Cl2化学方程式如下:MnO2+4HCl(浓)$\frac{\underline{\;加热\;}}{\;}$MnCl2+Cl2↑+2H2O,通过计算回答: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Cl-+4H+$\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2)当标准状况下有11.2L氯气生成时,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或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时间/minn(MgSO4)/moln(CO)/moln(SO2)/mol
02.02.00
20.8
41.2
6   1.22.8
A.0~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υ(CO)=0.6 mol/(L•min)
B.4 min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mol的SO2
C.4 min后,若升高温度,SO2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7mol/L,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MgSO4、CO均为1.0mol,则平衡时n(SO2)=0.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Al3+、Cl-、Na+、HCO3-、SO42-
②无色溶液中:Na+、AlO2-、Cl-、HCO3-
③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K+、SO42-、ClO-、Cl-
④在pH=1的溶液中:Fe2+、Al3+、NO3-、I-
⑤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Cl-、CO32-、SO42-
⑥在pH=11的溶液中:Na+、AlO2-、NO3-、S2-、SO32-
⑦含Fe3+的溶液中:NH4+、Cl-、AlO2-、NO3-、SCN-
A.②③⑤B.③⑥C.③⑤⑥D.①②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CO2B.CuOC.H2O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甲经催化加氢还原为乙,1mol乙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22.4L(标准状况下),据此推断乙可能是(  )
A.CH3-CH2-OHB.CH3-CH2-CH2-OH
C.HO-CH2-CH2-CH2-OH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简答下列问题:
(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危害?
(2)建筑物中的哪些金属受酸雨破坏的程度较小?
(3)为什么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