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FeCl3的氧化性以及FeSO4的热稳定性进行如下探究:
(1)查阅资料FeSO4高温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2FeSO4Fe2O3+SO2↑+SO3↑。
①用双线桥标出高温分解FeSO4制备Fe2O3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
②为收集SO3并验证SO2,应将气体依次通过浸没在 ▲ 中的U型管、洗气瓶中的 ▲ 和NaOH溶液。
(2)实验探究Fe3+的氧化性:向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气体,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①浅绿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H+、Cl-和 ▲ ,可能存在的微粒有 ▲ (填写序号)。
A.Fe3+ B.Fe2+ C.SO42- D.H2SO3
②为确认可能存在的微粒,应选择的试剂是 ▲ (填写序号)。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KSCN溶液 D.品红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酸铜[Cu(HCOO)2∙4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碱式碳酸铜与甲酸作用来制备。
实验步骤:
(I)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II)甲酸铜的制备
碱式碳酸铜与甲酸反应制得蓝色四水甲酸铜:
Cu(OH)2∙CuCO3+4HCOOH+5H2O=Cu(HCOO)2∙4H2O+CO2↑
将产品碱式碳酸铜放入烧杯内,加入约20mL蒸馏水,加热搅拌至323K左右,逐滴加入适量甲酸至沉淀完全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在通风橱下蒸发至原体积的1/3左右,冷却至室温,减压过滤,洗涤,得Cu(HCOO)2∙4H2O产品,称量,计算产率。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 将研磨后混合物注入热水后的现象是 。
(2)步骤(I) 的1后续 “操作”有过滤、洗涤,其中检验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
。
(3)本实验涉及三种固液分离的方法。
①倾析法使用到的仪器有 ;
②若采用减压过滤的装置对2步骤(II)中溶解后的溶液进行趁热过滤,操作的目的是 ;
③步骤(II) 的实验中,需用到下列装置3 。
④下列选项中,不能采用减压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
A.Na2Si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胶状沉淀
B.实验室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制得的阿司匹林
C.纳米级超细碳酸钙与水的混合液
D.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后产生的沉淀
(4)在制备碱式碳酸铜的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对产物有何影响? 。
(5)用无水乙醇洗涤Cu(HCOO)2∙4H2O晶体的目的是 。
(6)最终称量所得的产品为7.91g,则产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热时,应将NaOH溶液分次缓慢倒入装有盐酸的烧杯中,并搅拌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u与FeCl3溶液反应:Cu+ Fe3+= Cu2++ Fe2+
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CO32- + 2H+ = H2O + CO2↑
C.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Fe2+ + 2OH- = Fe(OH)2↓[
D.氯气溶于水:Cl2 + H2O = 2H+ + ClO- +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1用于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B.图2用于实验室收集SO2
C.图3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2 D.图4用于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①3s23p1 ②3s23p2 ③3s23p3 ④3s23p4,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
C.某元素的逐级电离能(kJ/mol)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
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
D. ①Na、K、Rb ②N、P、As ③O、S、Se 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递增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磷酸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三分子磷酸可脱去两分子水生成三聚磷酸。含磷洗衣粉中含有三聚磷酸,则该钠盐的化学式及1mol此钠盐中P-O单键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
A.Na5P3O10 7 mol B.Na3H2P3O10 8 mol
C.Na5P3O10 9 mol D.Na2H3P3O10 1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