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利用图①中的信息,按图②装置链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B瓶中的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浅(填“深”或“浅”),其原因是2NO?N2O4△H<0,A瓶加热,平衡左移颜色加深,B瓶降低温度,平衡右移颜色变浅.

分析 由图①可知,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图②中,浓硫酸溶解于水温度升高,而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右侧烧杯的温度低于左侧,升高温度使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由图①可知,2mol二氧化氮的能量高于1mol四氧化二氮的能量,故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而图②中,因浓硫酸溶解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左侧烧杯的温度高于右侧,升高温度使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向生成NO2移动,故B瓶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浅;2NO?N2O4△H<0,A瓶加热,平衡左移颜色加深,B瓶降低温度,平衡右移颜色变浅.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以及化学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A.溴苯中的溴(苯)
B.MgCl2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3(Mg(OH)2
C.硝基苯中的苯(硝酸)
D.甲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1)9.8gH2SO4的物质的量是0.1mol;2.0molH2O的质量是36g.
(2)含Al3+5.4g的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含SO42-0.3NA个.
(3)某二价金属1.6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氧化物,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64.
(4)6.02×1023个CO2与22molH2质量相等,与64gSO2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二氧化锰是常见的化学物质,碳酸锰热分解法是目前制备二氧化锰的主要方法.其反应原理为:①2MnCO3+O2?2MnO2+2CO2,经研究发现该反应过程为②MnCO3?MnO+CO2,③2MnO+O2?2MnO2
(1)试写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frac{{c}^{2}(C{O}_{2})}{c({O}_{2})}$,K1与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2及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关系为K1=K22×K3
(2)反应③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其△H<0.
(3)MnO2也可以惰性材料为电极,MnSO4-H2SO4-H2O体系为电解液,在阳极电解获得,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电解后溶液的pH将减小(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MnO2可做碱性锌锰干电池的正极材料,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MnO2+H2O+e-═MnOO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共存的是(  )
A.Ca2+Mg2+  CO32-Cl-B.Fe3+Cl- Na+H+
C.H+  Ag+  NO3- NH4+D.CO32-H+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_{16}^{34}S$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H2O2的电子式: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H2SO3+2HCO3-=SO32-+2CO2↑+2H2O
B.控制pH为9~10,用NaClO溶液将含NaCN的废水中的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2CN-+5ClO-+2H+=N2↑+2CO2↑+5Cl-+H2O
C.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当Pb(CH3COO)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时有黑色沉淀生成:Pb2++H2S=PbS↓+2H+
D.CuSO4溶液与过量浓氨水反应:Cu2++4NH3•H2O=[Cu(NH3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4A=4B+C+2D,生成物均为气体.现测得生成的气体质量是相同状况下同体积H2质量的18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3 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同学们用以下实验的进行探究.
(1)实验一:经研究知Fe3+、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其它实验条件相同).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得出结论.若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左边>右边,能否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否(填“能”或“否”),其理由是两催化剂的阴离子不同(若能说明催化效果,此空不填).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用简单的方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如活塞复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反应时间.
(2)实验二:高锰酸钾酸性(稀硫酸酸化)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①写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
②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草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
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B.(填序号)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
(3)实验三 已知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现有以下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温度(℃)3040506070
 显色时间(s)16080402010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
②完成此实验,试剂除了1mol/L KI溶液、0.1mol/L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
③由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每升高100C,反应速率大增大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