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  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B.ClO3-的生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
C.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16.8g
D.一定有3.36L氯气参加反应

分析 A.氯气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钾、氯化价和氯酸钾,根据图象知n(ClO-)=0.06mol,n(ClO3-)=0.03mol,由ClO-、ClO3-的物质的量,结合Cl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目;
B.根据图象知,氯气和氢氧化钾先生成次氯酸钾,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氯气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酸钾;
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n(C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K+)=n(Cl-)+n(ClO-)+n(ClO3-),结合m=nM计算KOH质量;
C.氯气的状态未知,不能确定其体积.

解答 解:A.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氯酸钠,根据图象知n(ClO-)=0.06mol,n(ClO3-)=0.03mol,故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06mol×(1-0)+0.03mol×(5-0)=0.21mol,故A正确;
B.根据图象知,氯气和氢氧化钾先生成次氯酸钾,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氯气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酸钾,所以氯酸根离子的生成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故B正确;
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Cl-)=0.21mo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K+)=n(Cl-)+n(ClO-)+n(ClO3-)=0.21mol+0.06mol+0.03mol=0.3mol,则n(KOH)=0.3mol,则氢氧化钾质量=0.3mol×56g/mol=16.8g,故C正确;
D.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氯气为0.15mol,氯气的状态未知,不能确定其体积,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注意根据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利用化学原理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
(一)染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2-,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加热处理后的废水会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除去NO2-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H-+NO2-+2H2O═2AlO2-+NH3•H2O  
(二)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回收与再利用工艺如下(硫酸浸取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Fe2+、Al3+、Ca2+、Mg2+):

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Fe3+Fe2+Mg2+Al3+Cu2+Cr3+
开始沉淀
时的pH
1.97.0--4.7-
沉淀完全
时的pH
3.29.011.186.79(>9溶解)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温度、搅拌、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硫酸(多次浸取)、适当延长浸取时间(只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至少写一条).
(2)调pH=8是为了除去Fe3+、Al3+(填Fe3+、Al3+、Ca2+、Mg2+).
(3)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为Mn++nNaR→MRn+nNa+,被交换的杂质离子是Mg2+、Ca2+(填Fe3+、Al3+、Ca2+、Mg2+).
(4)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Na2Cr2O7+□SO2+□H2O=□Cr(OH)(H2O)5SO4+□Na2SO4
每生成1mol Cr(OH)(H2O)5SO4消耗S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三)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常用FeCl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浊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mol•L-1,请参照上表给出的数据和提供的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
①通入足量氯气将Fe2+氧化成Fe3+
②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至3.2~4.7;
③过滤.(提供的药品:Cl2、浓H2SO4、NaOH溶液、CuO、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可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金属钛(Ti)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Ti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地壳中的钛矿石主要是以最高价氧化物形式存在的金红石,写出金红石的化学式:TiO2
(2)镍(Ni)可形成复杂化合物,某镍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分子内含有的作用力有ACE(填序号).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金属键 E.配位键
(3)(CH33N分子属于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某物质由(CH33NH+和AlCl4-构成,熔点低于100℃,被称为离子液体,该离子液体既能溶解多种极性较弱的有机物,也能溶解多种极性较强的无机物.该离子液体的熔点低的原因是形成的离子键较弱.下列对该离子液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填序号).
A.该离子液体比较容易挥发,挥发时克服微粒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
B.该离子液体可作为某些实验中的萃取剂
C.该离子液体属于强极性溶剂,所以能溶解极性较强的无机物
D.AlCl4-中铝原子最外层未达8电子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Mg能在CO2中燃烧,Na比Mg更活泼,那么Na能在CO2中燃烧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个小题.

(1)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其中所装试剂可以是acd(填字母序号).
a.盐酸   b.硫酸   c.醋酸   d.硝酸
(2)装置乙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HCO3-=CO2↑+H2O.装置戊中所装试剂是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丁中.
(3)从试剂瓶中取出的金属钠,必须经过必要的操作,方可进行后续的实验,该必要的操作是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切去表层.
(4)如何检查装置甲的气密性?关闭活塞,用手捂热试管,如果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就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5)放进玻璃管中的金属钠在加热之前,必须先打开活塞,通入CO2这样操作的原因是驱除尽系统内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
(6)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加热,Na在充满CO2气体的玻璃管里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玻璃管璧上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冷却后,玻璃管壁上附着一层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转移至烧杯中,加水,充分搅拌后,底部残留黑色固体.过滤后,在滤液中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气泡,由此可推测,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2Na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3mol•L-1 KCl和0.5mol•L-1 Al2(SO43,的混合溶液时,下列电解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氯化铁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1)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③Fe和Cu ④HCl⑤HCl和FeCl2⑥Cl2
(2)合并溶液通入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2++Cl2=2Fe3++2Cl-
(3)若向废液中加入任意质量的①物质,下面对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D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没有Cu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3+,则一定还有Cu2+
(4)若向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实验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金属钠投入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作氧气的来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2Na2O2+2CO2=2Na2CO3+O2
(2)上述9个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⑥(填写相应的序号).
(3)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Cl2污染环境,在做完实验后,多余的氯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将新制氯水滴入AgNO3溶液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原因是Ag++Cl-=AgCl↓(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将红色布条投到新制氯水中,可观察到布条红色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Ⅰ)已知在448℃时,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为64,则该温度下反应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K2为$\frac{1}{64}$;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3为64.
(Ⅱ)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化学反应:A(g)+B(g)?C(g)+D(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5010001200
K0.60.91.01.72.6
请回答:
(1)该反应为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c(D)}{c(A)•c(B)}$.
(3)某温度下,将A和B各0.10mol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 c(C)=0.0060mol/L,则A的转化率为60%.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A)•c(B)=c(C)•c(D),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
(5)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A)为2mol•L-1,c(B)为1.5mol,•L-1,c(C)为1mol•L-1,c(D)为3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将逆向(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各种酶都是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Cu2+、Ba2+、Ag+等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根据上述所给知识,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AgNO3、Ba(NO32、AgCl四种物质中,无毒的是AgCl.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HCl,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氯化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O3+2HCl═BaCl2+CO2↑+H2O
(3)若因氯化钡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D.
A.多饮糖水B.饮用纯碱溶液
C.饮用食盐水D.饮用硫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