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①⑤⑩,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⑦.
①水银 ②烧碱 ③大理石 ④氯化钠晶体 ⑤盐酸 ⑥氨气 ⑦蔗糖 ⑧氯气 ⑨液态氯化氢 ⑩硫酸溶液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CO32-+2H+═H2O+CO2↑.
③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Zn+2H+═H2↑+Zn2+
(3)2mol O3和3mol O2的质量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判断);分子数之比为2:3;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1:1;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为2:3.

分析 (1)含自由电子的物质或含自由离子的物质均可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2)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②利用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3)结合m=nM、N=nNA、V=nVm及分子构成计算.

解答 解:(1)①水银为金属单质,存在自由电子,可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烧碱为NaOH,不存在自由离子,不导电,为电解质;
③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氯化钠晶体,不存在自由离子,不导电,为电解质;
⑤盐酸为HCl的混合物,存在自由离子,可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⑥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⑦蔗糖不能电离,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⑧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液态氯化氢为电解质,不能导电;
⑩硫酸溶液为混合物,存在自由离子,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则上述物质能导电的是①⑤⑩,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⑦,
故答案为:①⑤⑩;②④⑨;⑥⑦;
(2)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O32-+2H+═H2O+CO2↑,故答案为:CO32-+2H+═H2O+CO2↑;
③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为Zn与稀硫酸反应,离子反应为Zn+2H+═H2↑+Zn2+,故答案为:Zn+2H+═H2↑+Zn2+
(3)2mol O3和的质量为2mol×48g/mol=96g,3mol O2的质量为3mol×32g/mol=96g,质量相等;NA相同,则分子数之比为2:3;均含6molO,则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1:1;在相同条件下,Vm相同,则气体的体积比为物质的量比,均为2:3,
故答案为:相等;2:3;1:1;2:3.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及物质的量的计算等,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把握相关概念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公式为解答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事实可能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的是(  )
A.氨水能跟H2SO4反应生成(NH42SO4B.铵盐受热易分解
C.0.1mol/L的氨水可使酚酞试液变红D.25℃,0.1mol/L氨水的pH约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BD;
A、溶液中Cl-的数目    B、溶液的密度    C、溶质的物质的量    D、溶液的浓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16.9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若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则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将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水至刻度线,则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将偏低;
(4)取100mL 0.4mol•L-1的盐酸与100mL 0.1mol•L-1的AgNO3溶液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可近似为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则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具有相似的价键结构,写出由上述元素组成与c的单质互为等电子体的电子式(任一种):
(2)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Ⅷ族;
(3)用电子式描述a~g中电负性最大和最小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1)2KI+Cl2=2KCl+I2(2)2FeCl2+Cl2=2FeCl3
(3)2FeCl3+2HI=2FeCl2+I2+2HCl   (4)I2+SO2+2H2O=H2SO4+2HI
判断下列微粒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Cl2>Fe3+>SO2>I2B.Cl2>Fe3+>I2>SO2C.Cl2>I2>Fe3+>SO2D.Fe3+>I2>Cl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第四周期金属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两个单电子且有空的p轨道,B是同周期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一个C原子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S  BNa  CN   DP
(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NO3,碱性最强的是NaOH.
(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Cl,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Cl.
(4)D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NH3(填“高“或“低“),原因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5)E元素的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则其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6,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Ⅷ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d区,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6)A、B、C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分别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7)画出C的核外电子排布图,这样的排布遵循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8)用电子式表示B的硫化物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制了多种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1)如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c电极是负极(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2CH3OH+2H2O-12e-═2CO2+12H+
(2)将上述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连接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硫酸铜溶液,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
(3)通电一段时间后,某电极质量增加1.92g,则燃料电池中消耗的甲醇质量为0.32g,
(4)若要将硫酸铜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可加入什么物质?CuO或Cu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C9H10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氧化铁还原为铁的技术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炼铁高炉中发生的关键反应如下.
C(s)+O2(g)=CO2(g)△H=-393.5 kJ•mol-1 
CO2(g)+C(s)=2CO(g)△H=172.46 kJ•mol-1 
Fe2O3+CO→Fe+CO2 
已知:2Fe(s)+3/2O2(g)=Fe2O3 (s)△H=-824.21kJ•mol-1
根据以上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O的燃烧热为282.98KJ/mol,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CO(g)+$\frac{1}{2}$O2(g)=CO2(g)△H=-282.98KJ/mol;
(2)写出高炉内Fe2O3被CO还原为Fe的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74kJ•mol-1. 
(3)炼制1 t(吨)含铁96%的生铁所需焦炭的理论用量是0.3086t,实际生产中所需焦炭远高于理论用量,其原因是焦炭没有被充分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