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变化中证明硫酸是强酸的是(  )
A.和铜反应B.和锌反应放出H2
C.与NaCl反应制HClD.与Ca3(PO42反应制H3PO4

分析 证明硫酸是强酸可以证明硫酸为强电解质,或者依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据此解答.

解答 解:A.浓硫酸与铜反应,体现强的氧化性,不能证明硫酸是强酸,故A错误;
B.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只能说明硫酸呈酸性,无法判断硫酸是强酸,故B错误;
C.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制取氯化氢,利用的是硫酸不挥发、氯化氢挥发的性质,无法判断硫酸为酸性,故C错误;
D.磷酸为中强酸,硫酸能够与Ca3(PO42反应制H3PO4,说明酸性强于磷酸,为强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硫酸的性质,侧重于电解质的强弱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实验设计的角度和可行性的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分别开的是(  )
A.NaCl、HCl、NaAlO2、NaHCO3B.NaSO4、KNO3、(NH42SO4、MgCl2
C.FeCl3、NaOH、AlCl3、HNO3D.AgNO3、NaCl、NaSO4、Na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组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用盐酸标准液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C.丙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D.丁装置:可在瓶中先装满水,气体由②口入,收集NO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BCD
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以NH4Cl为原料制取NH3制取乙烯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
AFeO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
FeO+2H+═Fe2++H2O
正确
B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
正确
C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石灰水:
2HCO3-+Ca2++2OH-═CO32-+CaCO3↓+2H2O
错误,HCO3-、OH-和H2O的系数应均为1,生成物中没有CO32-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aCO3+2H+═Ca2++H2O+CO2
错误,醋酸是弱酸,不应写成H+形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可逆反应A(g)+3B(g)?2C(g);△H=-Q kJ/mol.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A和3molB,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 kJ在相同的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 C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kJ,已知Q1=4Q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中C的转化率为20%
B.Q1+Q2=Q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 molA、0.75molB、1.5mol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乙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g)?A(g)+3B(g);△H=+Q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体系:Cr2O72-+H2O?2CrO42-+2H+
B.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O2↑+S↓+H2O
C.KI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双氧水:2H++2I-+H2O2═I2+2H2O
D.用H2S沉淀硫酸铜中铜离子:S2-+Cu2+═Cu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目的是(  )
A.装置甲:用于吸收HCl气体B.装置乙:用于除去NO2中的NO
C.装置丙:可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D.装置丁:可形成喷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H2↑+Cl2
B.向NaClO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5ClO-+2Fe2++5H2O═4HClO+Cl-+2Fe(OH)3
C.向NH4HCO3稀溶液中滴加过量Ca(OH)2溶液:NH4++HCO3-+2OH-═NH3•H2O+CO32-+H2O
D.向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Cu2++2 NH3•H2O═Cu(OH)2↓+2 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