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H=Q kJ/mol.在温度T1和T2时,两个体积均为1 L的密闭容器中都充入1.00 mol CH4和2.40 mol 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min

n(CH4)/mol
温度
010204050
T11.000.700.500.200.20
T21.000.600.360.30
A.10 min内,T1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比T2时大
B.温度:T1<T2
C.Q>0
D.化学平衡常数:K(T1)<K(T2

分析 A.由表格中的数据计算υ(CH4);
B.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C.温度升高,甲烷剩余量增多,说明反应向左进行,正反应放热;
D.T1时反应进行的更为彻底.

解答 解:A.10 min内,T1时υ(CH4)=$\frac{\frac{0.3mol}{1L}}{10min}$=0.03mol•L-1•min-1,T2时时υ(CH4)=$\frac{\frac{0.4mol}{1L}}{10min}$=0.04mol•L-1•min-1,T1时υ(CH4)比T2时小,故A错误;
B.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因此T2>T1,故B正确;
C.温度升高,甲烷剩余量增多,说明反应向左进行,正反应放热,所以Q<0,故C错误;
D.T1时反应进行的更为彻底,因此平衡常数更大,所以K(T1)>K(T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难度中等以上,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A,B,C,A与B同周期,B与C同主族,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原子序数之和为41,则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
A氯B硫C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向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溶液中CO32-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如下.下列关于图中a、b两点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b溶液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B.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与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a、b两溶液都满足:c(Na+)+c(H+)=c(HCO3-)+2c(CO32-)+c(OH-
D.将a、b两点混合后溶液满足:c(OH-)=c(H+)+c(H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Mg(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
小组猜想:ⅰ.固体产物可能有Mg(NO22、MgO、Mg3N2中的一种或几种
ⅱ.气体产物可能有NO2、N2、O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得相关资料:a.Mg(NO22、Mg(NO32易溶于水,MgO难溶于水.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c.Mg3N2+6H2O=3Mg(OH)2↓+2NH3
(1)针对以上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装置均省略):

(2)进行实验
Ⅰ.检验上述装置气密性.
Ⅱ.称取3.7gMg(NO32固体,置入硬质玻璃管A中,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N2,并进行相关物质质量称量
Ⅲ.关闭K,用酒精灯持续给装置A加热,过程中各装置内溶液均未倒吸入其它装置.
Ⅳ.待Mg(NO32完全分解,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K,再缓慢通入一会N2后并再称量.称得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0g,B、C、D、E、F中溶液质量分别增加了2.3g、0.0g、0.1g、0.3g、0.05g.
Ⅴ.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出现明显现象.
(3)回答问题
①小组预测一定有O2生成,理由是N元素化合价降低,则一定存在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只能为氧元素失去电子生成O2
②N2的电子式是,步骤Ⅱ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避免对分解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
③步骤Ⅲ中,装置A内若出现了红棕色气体,其化学式是NO2
④装置C中若红色始终未褪,其设计的目的是验证NO2是否被吸收干净,防止NO2干扰后续对O2的检验.
⑤实验中发现Mg(NO32分解时有O2生成,其实验现象是C中红色溶液中有气泡冒出,D中溶液褪色,用化学用语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Na2SO3+H2ONaHSO3+NaOH、2Na2SO3+O2=2Na2SO4
⑥实验中Mg(NO32分解没有N2生成的理由是Mg(NO32的质量与剩余固体、NO2、O2的质量之和相等,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⑦Mg(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Mg(NO32 $\frac{\underline{\;\;△\;\;}}{\;}$MgO+4NO2↑+O2↑.
⑧装置F中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吸收空气进入的O2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电极质量增加0.64g,乙池电极上析出0.24g金属,则乙池中的溶质可能是(  )
A.MgSO4B.Al(NO33C.CuSO4D.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实验室用锌粒与2mol•L-1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能增大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
A.将稀硫酸改成浓硫酸B.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
C.硫酸改成4 mol•L-1的醋酸D.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只和为15;X和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6g•L-1,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Z>Y>X
B.由X、Z、M、W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不能用于焙制糕点的食品工业
C.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所有化合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D.由X与M形成的不同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型、直线型或平面型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某化学反应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
B.青霉素、橡胶、阿斯匹林全部由化学合成制得
C.铝有还原性,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热能用来冶炼难熔金属Mn等
D.陶瓷品、酒精、乙烯塑料等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
B.含1molHCl的盐酸溶液与足量Fe反应,Fe所失去的电子总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
D.1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2NA个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