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frac{\underline{\;\;△\;\;}}{\;}$2MgO                        ②3Mg+N2$\frac{\underline{\;\;△\;\;}}{\;}$Mg3N2
③2Mg+CO2$\frac{\underline{\;\;△\;\;}}{\;}$2MgO+C                  ④Mg+H2O$\frac{\underline{\;\;△\;\;}}{\;}$MgO+H2
⑤Mg3N2+6H2O$\frac{\underline{\;\;△\;\;}}{\;}$3Mg(OH)2↓+2NH3↑   
所需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镁粉、铜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i→j→h→g→d→c→k→l→a→b.
(2)装置B的目的是除气流中的水蒸汽、装置C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装置E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3)通气后,能否同时点燃A、E装置的酒精灯?(填“能、不能”)不能,原因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分析 (1)根据先除杂后干燥的原理及固体加热试管必须干燥的原理可将装置进行排序.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的连接一般顺序是:制备气体→除杂→干燥→制备→尾气处理;
(2)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铁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
(3)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如果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
(4)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解答 解:(1)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的连接一般顺序是:制备气体→除杂→干燥→制备→尾气处理,所以除去空气中的O2、CO2、H2O制备氮化镁,装置连接顺序是,i→j→h→g→d→c→k→l→a→b;
故答案为:h;g;d;c;
(2)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铁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
故答案为:除气流中的水蒸汽;除去空气中的CO2;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3)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如果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
(4)依据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氨气,方程式为 Mg3N2+6H2O=3Mg(OH)2+2NH3↑,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故答案为: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实验室制备原理和装置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I3++2Ag=Tl++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A.TI3+>Fe3+>Ag+B.Fe3+>Ag+>TI3+C.Tl+>Ag+>Fe2+D.TI3+>Ag+>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震惊全国的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而造成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NaCN(N元素-3价),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
(1)NaCN用双氧水处理后,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N+H2O2+H2O═NaHCO3+NH3↑.
(2)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图装置制备Na2S2O3
①a装置中盛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
b装置的作用是安全瓶或防倒吸.
②c装置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等,d装置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Na2SO3
③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NaOH溶液(选填“NaOH溶液”、“水”、“CCl4”中任一种)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目的是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已知:
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
②Ag++2CN-=[Ag (CN)2]-,Ag++I-=AgI↓,AgI呈黄色,且CN-优先与Ag+反应.
实验如下:
取25.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0×10-4 mol/L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50mL.
④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出现黄色沉淀,且半分钟内不消失
⑤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为0.98mg/L,不能(选填“能”、“不能”)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锰(Mn)、钴(Co)都是重要的过渡元素,其氧化物常用作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
I、
(1)工业上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MnO2.接通电源后,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当生成1mol MnO2,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89g.

(2)已知25℃、101kPa时,Mn(s)+O2(g)═MnO2(s)△H=-520kJ•mol-1
S(s)+O2(g)═SO2(g)△H=-297kJ•mol-1
Mn(s)+S(s)+2O2(g)═MnSO4(s)△H=-1065kJ•mol-1,则SO2与MnO2反应生成无水MnSO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nO2(s)+SO2(g)=MnSO4(s)△H=-248kJ/mol.
II、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图2:
(1)溶解还原过程中Co(OH)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OH)3+4H++SO32-=2Co2++SO42-+5H2O;
(2)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3)CoC2O4是制备钴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二水合草酸钴(CoC2O4•2H2O)在空气中受热 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曲线中300℃及300℃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钴氧化物.
①通过计算确定C点剩余固体的化学成分为Co3O4(填化学式);
②写出B点对应的物质与O2在225℃~3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C2O4+2O2$\frac{\underline{\;\;△\;\;}}{\;}$Co3O4+6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密闭容器中,将2.0mol CO与10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   K=1.0  则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
A.83%B.17%C.50%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制    取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

已知:ClO2气体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且只能保持在浓度较低状态下以防止爆炸性分解,需现合成现用.
(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持续电解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和NaClO3,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Cl--6e-+6OH-=ClO3-+3H2O.
(2)反应生成ClO2气体需要X酸酸化,X酸可以为A.
A.稀硫酸          B.盐酸           C.硝酸       D.H2C2O4溶液
(3)ClO2吸收塔内的温度不能过高,其原因为:温度过高H2O2将分解
(4)ClO2对污水中Fe2+、Mn2+、S2-和CN-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某工厂污水中含CN-amg/L,现用ClO2和CN-氧化,生成了两种无毒无害的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2+2CN-=2Cl-+2CO2+N2↑;处理100m3这种污水,反应过程转移的电子数为$\frac{250a}{13}{N}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粗盐中含CaCl2、MgCl2等杂质,写出精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MgCl2+2NaOH=Mg(OH)2↓+2NaCl.
(2)如果粗盐中SO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式剂除去SO42-,该钡试剂可以是AC
A、Ba(OH)2  B、Ba(NO32  C、BaCl2
(3)电解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的气体是Cl2,检验该气体可使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现象是试纸变为蓝色.
(4)氯碱工厂生产的氯气和氢气可以进一步用于生产盐酸,主要过程如下:

其中关键的一步为氯气和氢气在燃烧管口燃烧生成HCl,氯气有毒,应采取的措施是先通H2,再通Cl2;通H2点燃后再通Cl2.合成盐酸厂要求合成气中的HCl的含量要大于97%,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析是否含量大于97%用100 mL刻度瓶收集满HCl气体,置于水中,水升至97 mL以上即认为符合要求.
(5)氯碱工厂生产的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用于制取“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6)某同学欲证明盐酸与氯化氢气体性质不同,他分别向A、B、C三支洁净试管中各放入一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往A试管内加入盐酸,试纸显红色,往B试管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试纸显蓝色.最后向C试管中加入物质H2O(填化学式),他之所以加入这种物质的理由是证明单独的氯化氢气体或水均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有(  )
A.CO2和CH3OHB.CO2和H2OC.H2和CO2D.CH3OH和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硫酸钡B.氯化钠溶液C.二氧化硫D.金属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