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研究表明生命起源于火山爆发,是因为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中含有1%的羰基硫(COS),已知羰基硫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结构,结合周期表知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羰基硫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B.羰基硫的电子式为:
C.羰基硫沸点比CO2高
D.羰基硫分子中三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4 molB.0.5 molC.0.6 molD.0.8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 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 (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1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5 | 20.6 | 23.6 |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H3CH2OH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将两种物质分别放在下列检测仪上进行检测,显示出的信号完全相同的是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B.红外光谱仪C.核磁共振仪D.质谱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常见的荧光棒的发光原理可用下式表示,该反应产生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再由染料发出荧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是酯的水解反应
B.二苯基草酸酯的一溴代物有3种
C.二苯基草酸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三种有机物
D.二苯基草酸酯与草酸()互为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 0.4mol NaOH,在燃料电池的负极上消耗氧气分子数为 0.1 NA
B.2 mol H3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20 NA
C.密闭容器中 1 mol N2(g)与 3 mol H2 (g)反应制备氨气,形成 6 NA 个 N-H 键
D.32 g N2H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6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 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 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
D. 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1,2-二氯乙烷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83.5 ℃,密度为1.23 g·mL-1,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乙醇的沸点为78.5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将导气管末端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双手捂着装置A中大试管,但该方法并不能准确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则正确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向装置A中大试管里先加入1,2-二氯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再加入______,目的是______,并向装置C中试管里加入适量稀溴水。
(3)为了使反应在75 ℃左右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装置A中大试管相连接的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5)能证明1,2-二氯乙烷已发生消去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装置A、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