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A、B、C、D、E、F六种中学常见的物质,皆有短周期元素组成,有转化关系:
(1)若A、C、E皆为氧化物,且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E为有毒气体.
①B、D、F皆为非金属单质,且D为气体.
则A的结构式为H-O-H.
②B与C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2)若B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A、C为氧化物,E为气体单质,D、F是均有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它们的水溶液均呈碱性,相同浓度时D溶液 的pH大于F.则:B和C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Na2CO3+O2,列举该反应的一种用途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为氧气的来源.

分析 (1)若A、C、E皆为氧化物,且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E为有毒气体,B、D、F皆为非金属单质,且D为气体,结合图中转化可知,A为H2O,B为C,D为H2,E为CO,C为SiO2,F为Si;
(2)若B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A、C为氧化物,E为气体单质,D、F是均有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它们的水溶液均呈碱性,相同浓度时D溶液的pH大于F,结合图中转化可知,B为Na2O2,E为O2,D为NaOH,F为Na2CO3,可知A为H2O,C为CO2,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①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2O,其结构式为H-O-H,故答案为:H-O-H;
②C为SiO2,B为C,B与C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 Si+2CO↑,故答案为: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 Si+2CO↑;
(2)B为Na2O2,C为CO2,B和C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Na2CO3+O2;该反应的用途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为氧气的来源,
故答案为:2Na2O2+2CO2=Na2CO3+O2;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为氧气的来源.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转化、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本题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置换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几个与电化学相关的装置示意图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是电解Na2SO4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示意图,若气体甲,乙的体积比约为1:2,则离子交换膜c、d均为阴离子交换膜,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B.装置②是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a极的反应式:N2H4+4OH--4e-=N2↑+4H2O
C.装置③是在待镀铁制品上镀铜的实验装置,电镀过程中电极Ⅱ上Cu2+放电而使溶液中Cu2+浓度逐渐变小
D.装置④是金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装置,加入K3[Fe(CN)6]溶液后,Fe电极附近会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frac{c(O{H}^{-})}{c(N{H}_{3}•{H}_{2}O)}$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PCl3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生成2molPCl3时,焓变为-612KJ/mol,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P(s)+$\frac{3}{2}$Cl2(g)═PCl3(g)△H=-306kJ•mol-1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PCl5(g)═PCl3(g)+Cl2(g)△H=+93kJ•mol-1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399kJ•mol-1,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等于△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如图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N2和H2反应生成l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数值用含字母Q1、Q2的代数式表示):N2(g)+3H2(g)═2NH3(g)△H=2(Q1-Q2)kJ•mol-1
(2)已知:25℃时KSP(AgCl)=1.6×l0-10KSP(AgI)=1.5×l0-16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其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在25℃下,向0.1L0.002mol•L-l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的0.1L0.002mol•L-l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c(Ag+).c(Cl-)>Ksp(AgCl),向反应后的浑浊液中继续加入0.1L0.002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gCl(s)+I-(aq)=AgI(s)+Cl-(aq).
(3)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体积之和),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求25℃下该混合溶液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时,在10~30min内,R 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 mol•L-1•min-1
B.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
t1时刻C; t3时刻E;t4时刻B;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2)t4时刻改变条件后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依据(1)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A (填选项).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吸热反应在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
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度(AG)表示[AG=lg$\frac{c({H}^{+})}{c(O{H}^{-})}$],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AG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HY均为弱酸
B.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l0-13mol•L-l
C.c点溶液中:c(Y-)<c(Na+)<c(HY)
D.b点时,溶液的pH=7,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