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将7.8g Na2O2和2.7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3.36L(标准状况),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得到3.36L(标准状况)的气体
B.反应结束得到3.9g的沉淀
C.反应结束得到的溶液中含有AlCl3
D.反应结束得到的溶液中c(NaCl)═1.0 mol•L-1

分析 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frac{7.8g}{78g/mol}$=0.1mol,2.7gAl的物质的量为:$\frac{2.7g}{27g/mol}$=0.1mol,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NaOH为0.2mol,再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Al完全反应,剩余NaOH为0.2mol-0.1mol=0.1mol,生成NaAlO2为0.2mol,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3.36L,物质的量为:$\frac{3.36L}{22.4L/mol}$=0.15mol,首先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剩余HCl为0.15mol-0.1mol=0.05mol,再发生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由方程式可知,NaAlO2有剩余,HCl完全反应,生成Al(OH)3为0.05mol,最终溶液中溶质为NaAlO2、NaCl,
A.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及铝与氢氧化钠反应计算生成氧气、氢气的总体积;
B.根据m=nM计算生成的氢氧化铝的质量;
C.Al元素以Al(OH)3、NaAlO2形式存在;
D.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Na+)=2n(Na2O2),再根据c=$\frac{n}{V}$计算.

解答 解:.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frac{7.8g}{78g/mol}$=0.1mol,2.7gAl的物质的量为:$\frac{2.7g}{27g/mol}$=0.1mol,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NaOH为0.2mol,再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Al完全反应,剩余NaOH为0.2mol-0.1mol=0.1mol,生成NaAlO2为0.2mol,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3.36L,物质的量为:$\frac{3.36L}{22.4L/mol}$=0.15mol,首先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剩余HCl为0.15mol-0.1mol=0.05mol,再发生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由方程式可知,NaAlO2有剩余,HCl完全反应,生成Al(OH)3为0.05mol,最终溶液中溶质为NaAlO2、NaCl,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为0.1mol×$\frac{1}{2}$=0.05mol,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为0.1mol×$\frac{3}{2}$=0.15mol,故生成氢气的体积为(0.05mol+0.15mol)×22.4L/mol=4.48L,故A错误;
B.最终生成Al(OH)3为0.05mol,质量为0.05mol×78g/mol=3.9g,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Al元素以Al(OH)3、NaAlO2形式存在,不存在氯化铝,故C错误;
D.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Na+)=2n(Na2O2)=2×0.1mol=0.2mol,故溶液中c(Na+)=$\frac{0.2mol}{0.1L}$=2mol/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钠的化合物与铝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中等,根据过量计算判断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欲配制100mL 0.1mol/L的硝酸铜溶液,按要求填空:
(1)需用电子天平称量硝酸铜晶体[Cu(NO32•3H2O]2.420g.
(2)配制过程中,所必需的主要仪器除了药匙、电子天平、洗瓶,还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
(3)若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洗涤的操作,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小于(填“大于”或“小于”)0.1mol/L;如果最后定容时滴加水,液体凹液面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小于(填“大于”或“小于”)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C、D 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B元素的名称为氮; 
(2)A、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C的元素符号为S,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
(4)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关于粒子构成及元素周期表结构的易混易错题组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10个电子的离子的符号188O2-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Ⅷ族.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IA族.
(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六、七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重铬酸钾(K2Cr2O7)是高中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以铬铁矿为原料用碱溶氧化法制备.铬铁矿中通常含有Cr2O3、FeO、Al2O3、SiO2等.

已知:①NaFeO2遇水强烈水解.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高温灼烧时Cr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r2O3+3O2+8NaOH$\frac{\underline{\;高温\;}}{\;}$4Na2CrO4+4H2O.
(2)滤渣1中有红褐色物质,写出生成该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2-+2H2O=Fe(OH)3↓+OH-.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H2SiO3
(3)用简要的文字说明Na2Cr2O7溶液中加入KCl固体,降温析出K2Cr2O7的原因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4)25℃时,对反应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取Na2CrO4溶液进行实验,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s)00.010.020.030.04
(CrO42-)/(mol•L-10.201.6×10-21.2×10-21.0×10-2
(Cr2O72-)/(mol•L-109.2×10-29.4×10-29.5×10-2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1,该反应平衡常数K为9.5×104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bd.
a.加少量NaHCO3固体,可使溶液的橙色加深
b.0.03s时v(CrO42-(正)=2v(Cr2O72-(逆)
c.溶液中c(CrO42-):c(Cr2O72-)=2:1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反应达到平衡时CrO42-的转化率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常温下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硫酸铜D.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果要干燥氨气,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
①浓硫酸 ②固体氢氧化钠 ③五氧化二磷   ④碱石灰 ⑤固体CaO  ⑥无水CaCl2
A.②③④⑤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配制250mL 0.1mol•L-1的盐酸时,对于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浓度偏低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溶液的浓度偏高
C.需选用250mL容量瓶,洗涤后残留少量蒸馏水,必须烘干后使用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需要再补几滴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一定温度下,A+B?2C建立平衡.
(1)若B为气态,加压B的物质的量增多,则C为气态,A为固态或液态
(2)改变A的量,气体C和B的百分含量不变,则A为固态
(3)升温,A的浓度增大,则正反应放热
(4)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不变,C的含量不变
(5)若C为气态,加压A、B的含量不变,则A为气态,B为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