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克氨气中含有0.1NA个NH3分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有Cl_0.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0.1 NA个氧原子
D.0.1mol铁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电子转移0.2NA

分析 A、求出氨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分子个数N=nNA来计算;
B、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C、标况下水为液体;
D、铁在氯气中反应后变为+3价.

解答 解:A、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分子个数N=nNA=0.1NA个,故A正确;
B、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不能进行彻底,故水中的氯离子的个数小于0.1NA个,故B错误;
C、标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故C错误;
D、铁在氯气中反应后变为+3价,故0.1mol铁反应后转移0.3NA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应注意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燃烧热)
B.OH-(aq)+H+(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
C.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反应热)
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第一至第四电离如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I1I2I3I4
A5781 8172 74511 578
B7381 4517 73310 540
A通常显+3价,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B的第一电离能的原因.
(2)PCl3的空间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
(3)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接受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其分子内不含有AC(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4)氮化铝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氮化硼与氮化铝晶体类型相同,氮化硼的熔点比氮化铝高 (填高或低),可能的原因是氮化硼与氮化铝均为原子晶体,且硼原子半径小于铝原子半径,B-N键键能大于Al-N键键能.
(5)若氮化铝的密度为pgcm-3,则晶体中最近的两个A1原子的距离为$\frac{\sqrt{2}}{2}•\root{3}{\frac{164}{ρ•{N}_{A}}}$c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放电时,该电池的反应为 Li1-xMn2O4+xLi=LiMn2O4.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 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 LiMn2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 Li+从 b 向 a 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
A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B验证淀粉已水解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C比较Mg和Al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中反应现象
D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A是黄绿色气体单质,如图所示,
(1)推断A氯气 E次氯酸钠.
(2)实验室制取A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SP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1P轨道杂化而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为探究FeCl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和离子反应,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50mL 1.0mol•L-1的FeCl3溶液,测其pH约为0.7,即c(H+)=0.2mol•L-1
①用化学用语解释Fe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Fe3++3H2O?Fe(OH)3+3H+
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使FeCl3溶液pH升高的是acd(填字母序号).
a.加水稀释               b.加入FeCl3固体  c.滴加浓KSCN溶液       d.加入NaHCO3固体
(2)小组同学利用上述FeCl3溶液探究其与足量锌粉的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
操作现象
向反应瓶中加入6.5g锌粉,然后加入50mL 1.0mol•L-1的FeCl3溶液,搅拌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静置,上层溶液为浅绿色,反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
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已知:Zn的性质与Al相似,能发生反应:Zn+2NaOH═Na2ZnO2+H2
①结合实验现象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溶液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出现H2使溶液中c(H+)降低,都会促进Fe3++3H2O?Fe(OH)3+3H+正向移动,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的原因:2Fe3++Zn═2Fe2++Zn2+
③分离出黑色固体,经下列实验证实了其中含有的主要物质.
i.黑色固体可以被磁铁吸引;
ii.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泡;
iii.将ii中剩余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iv.向iii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
a.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和Zn.
b.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无法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Fe3O4,理由是iii中,若存在Fe3O4,稀盐酸与Fe3O4反应产生的Fe3+可与Fe继续反应生成Fe2+,导致在iv中检测不到Fe3+,与没有Fe3O4得到的iv中现象相同.
(3)为进一步探究上述1.0mol•L-1FeCl3溶液中Fe3+和H+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继续实验并观察到反应开始时现象如表:
操作现象
将5mL 1.0mol•L-1的FeCl3溶液与0.65g锌粉混合溶液温度迅速上升,开始时几乎没有气泡
将5 mL 0.2 mol•L-1(或pH=0.7)的盐酸与0.65g锌粉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在1.0mol•L-1FeCl3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H+更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是Fe(OH)3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