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种 | B. | 2种 | C. | 3种 | D. | 4种 |
分析 有机物A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B与D,B与酸反应得到C,则A为酯,B为羧酸钠盐,C为羧酸,D为醇,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C为HCOOH,则D分子式为C4H10O,D与CuO反应得到E,E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则E属于酮,D中羟基连接的碳原子含有1个H原子.
解答 解:有机物A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B与D,B与酸反应得到C,则A为酯,B为羧酸钠盐,C为羧酸,D为醇,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C为HCOOH,则D分子式为C4H10O,D与CuO反应得到E,E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则E属于酮,D中羟基连接的碳原子含有1个H原子,则D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H)CH3,则A为HCOOCH(CH3)CH2CH3,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同分异构体、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等,关键是理解醇催化氧化规律.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3gNa投入到97.7g水中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 | |
B. | 25gCuSO4•5H2O溶于75g水之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 |
C. | 相同质量的Na2O和Na2O2溶于相同体积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 |
D. | 向含Na2CO310.6g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为16.8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化剂的作用 | B. | 还原剂的作用 | C. | 催化剂的作用 | D. | 吸附剂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NH3+6NO→5N2+6H2O | B. | 2NH3+3CuO→3Cu+N2+3H2O | ||
C. | 2Na+2NH3→2NaNH2+H2↑ | D. | 4NH3+3O2→4N2+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钠在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应放回煤油中 | |
B. | 焰色反应实验前,铂丝应先用盐酸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焰色反应是一种物理变化 | |
C. |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 | |
D. | 将烧碱溶液保存在磨口的细口玻璃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开始时V正增大,V逆减小,最终SO3的百分含量增加 | |
B. | 开始时V正增大,V逆不变,最终SO3的百分含量不变 | |
C. | 开始时V正增大,V逆增大,最终SO3的百分含量无法判断 | |
D. | 开始时V正增大,V逆减小,最终SO3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 |
B. |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 |
C. | 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 |
D. | 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高温、高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 |
B. | 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 |
C. | 保存FeSO4溶液时需要往里加入光亮的铁钉 | |
D. |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