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实验室用H2还原SiHCl3(沸点:31.85℃)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Ⅱ、Ⅲ中依次盛装的是浓H2SO4、冰水
B.实验时,应先加热管式炉,再打开盛装稀硫酸的分液漏斗
C.为鉴定制得的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需要用到的试剂为盐酸、双氧水、硫氰化钾溶液
D.该实验中制备氢气的装置也可用于氢氧化钠稀溶液与氯化铵固体反应制备氨气

分析 Ⅰ为氢气的发生装置,Ⅱ为干燥装置,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装置Ⅲ需水浴加热,目的是加快反应的速率,且保持稳定恒定;装置Ⅳ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温度太高,普通玻璃管易熔化;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要严密;控制好温度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装置Ⅲ需水浴加热,目的是使SiHCl3气化,与氢气反应,故A错误;
B.应先通入氢气,以排出装置内空气,防止在加热时爆炸,故B错误;
C.检验是否含有铁,加入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加入过氧化氢可生成氯化铁,然后用KSCN检验,故C正确;
D.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氢氧化钠稀溶液制备氨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转化和制备题,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解决本考点需要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K+、SO32-、CO32-
B.无色透明溶液中:H+、Ca2+、Cl-、AlO2-
C.含大量Fe3+的溶液中:K+、I-、SO42-、NO3-
D.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NH4+、Na+、NO3-、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4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降低
C.此时A的转化率为50%
D.4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工业上将苯的蒸气通过赤热的铁合成一种可作热载体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1mol该化合物催化加氢时最多消耗6mol氢气,判断这种化合物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粒子是(  )
A.S2O32-、Na+、Cl-、H+B.Na+、Mg2+、Cl-、SO42-
C.Ba2+、Na+、SO42-、OH-D.K+、C2H5OH、MnO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1)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2)下列利用二氧化碳所参与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100%的是bd(填序号).
a.CO2+2NH3催化剂CO(NH22+H2O      
b.CO2+CH4催化剂CH3COOH
c.CO2+3H2催化剂CH3OH+H2O
d.+nCO2$\stackrel{催化剂}{→}$
(3)在稀H2SO4中利用电催化可将CO2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装置能量转化的方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一段时间后,Cu极区溶液质量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③铜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2H4+4H2O.
④若阴极只生成0.17mol CO和0.33mol HCOOH,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CO(g)+3H2(g)═CH3OCH3(g)+CO2(g),各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与反应温度如表所示,反应过程中I、Ⅲ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随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容器温度/℃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CO(g) H2(g) CH3OCH3(g) CO2(g)
 T1 0.100.10 
 T1 00.10 0.10 
 T2 0.100.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逆反应速率大于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
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I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CO2)大于容器Ⅲ中c(CO2)的3倍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四种反应物质且物质的量均为0.04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水的质量为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
C.甲、乙、丙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1、w2、w3,则2w1=w2=w3
D.丙充分反应,能产生0.05 mol O2,转移电子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制Cl2,并以Cl2,为原料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B、C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分别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从A装置导出的气体若不经过B、C装置而直接进入D管,将对实验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未经除去的氯化氢和水蒸气随氯气进入D中和铝能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和氯气混合会发生爆炸.
(3)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让氯气充满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4)F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5)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氯气可制得漂粉精,写出工业制漂粉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6)实验室也可用氯酸钾与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当使用K37ClO3与H35Cl制备时,所得氯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70.67(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