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在U形管中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和石蕊的混合液,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两极附近颜色无明显变化B.两极产生等量气体
C.阳极附近的颜色变红D.阴极附近的颜色变红

分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为紫色,电解硫酸钠和石蕊的混合液,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OH-,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H+,所以阳极附近溶液呈酸性,据此判断.

解答 解: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为紫色,电解硫酸钠和石蕊的混合液,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OH-,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则阴极附近的颜色变蓝色;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H+,所以阳极附近溶液呈酸性,则阳极附近的颜色变红,阴极产生的氢气是阳极产生的氧气2倍,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为高频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及酸碱指示剂特点是解本题关键,熟练掌握常见离子放电顺序,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2)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1kg.
(3)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反应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熔点:59-61°C.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则放出氨而变成碳酸氢铵.59℃时分解为氨及二氧化碳,在密封管中加热至120~140℃时,则失去水变为尿素.溶解度:在100g水中为66.6g.能溶于乙醇.可用作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3(g)+CO2(g)?NH2COONH4(s)△H<0

(1)如用图(a)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c)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液体X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X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下列液体中,最合适做液体X的是B.
A、水        B、四氯化碳       C、无水乙醇
(2)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3)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4)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C(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40℃以下烘干
(5)尾气处理装置如图(b)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防止倒吸;浓硫酸的作用: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6)称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精确到2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 次.
D.分液操作中,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萘的结构简式为  ,如果它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试推断生成的一溴取代物最多可能有几种(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经常有人会将洁厕液(含有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从而会发生引发中毒的事故.
(1)两种日化产品主要成分中都含有氯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ⅦA族.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
(3)常温下,0.1mol/L的NaClO溶液的PH=9.7,原因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ClO-+H2O?HClO+OH-.常温下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6.4.洁厕液与84消毒液混合后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Cl-+2H+=Cl2↑+H2O.
(4)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为:
①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硝酸铁,制得Na2FeO4,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5H2O+3Cl-
②Na2FeO4与KOH反应生成K2FeO4:Na2FeO4+2KOH=K2FeO4+2NaOH
K2FeO4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4Fe(OH)3+8OH-+3O2,在“提纯”K2FeO4中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d溶液(填序号)
a.水    b.NH4Cl、异丙醇    c.Fe(NO33、异丙醇 d.CH3COONa、异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Cl2的水溶液能导电Cl2是电解质
B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强酸
C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D加热煮沸滴有石蕊试液的SO2水溶液,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学生设计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纯净的氯气的装置图:
(1)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2)乙中盛的试剂饱和食盐水、作用除去氯化氢;丙中盛的试剂浓硫酸; 
  (3)若将制得的少量氯气通入无色的饱和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棕黄色,其化学方程式是Cl2+2KI=2KCl+I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则溶液分为两层,下层显紫红色,此反应可证明氧化性:氯气大于碘单质.(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4)氯气是有毒气体,因此上图装置中戊(填“甲”或“乙”或“丙”或“丁”或“戊”)装置可起到尾气吸收处理,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Cl2+2NaOH=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