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在恒定温度T℃,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cC(g),容器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方程式中a:b:c为2:1:2,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为0.31.(保留2位小数)
(2)0~15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33mol/(L•min),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0%.
(3)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了B的量(用文字表达),
反应重新达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分析 (1)由图象可知,15min达到平衡,反应物A物质的量变化0.2mol,B变化物质的量0.1mol,C变化物质的量0.2mol,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等于ABC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平衡状态下物质的平衡浓度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2)依据(1)的计算数据计算得到B的反应速率V=△$\frac{△c}{△t}$,A的转化率=$\frac{消耗量}{起始量}$×100%;
(3)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B的量突然增大,A的物质的量减小,C物质的量增大,依据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平衡正向进行,A的转化率增大;
(4)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是AB物质的量减小,C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但最后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说明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的作用.

解答 解:(1)由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b:c=2:1:2,平衡状态下ABC的浓度为:c(A)=$\frac{0.8mol}{2L}$=0.4mol/L,c(B)=$\frac{0.4mol}{2L}$=0.2mol/L,c(C)=$\frac{0.2mol}{2L}$=0.1mol/L,平衡状态下物质的平衡浓度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frac{{c}^{2}(C)}{{c}^{2}(A)c(B)}$=$\frac{0.{1}^{2}}{0.{4}^{2}×0.2}$=0.31,故答案为:2:1:2;0.31;
(2)v(B)=$\frac{(0.5-0.4)mol}{2L×15min}$=0.003 3 mol/(L•min),A的转化率为$\frac{(1.0-0.8)mol}{1.0mol}$×100%=20%,故答案为:0.0033 mol/( L•min);20%;
(3)反应进行到20 min时,B的物质的量突然增大,A和C的物质的量瞬时不变,所以是增大了B的量,增大B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不断消耗A,A的体积分数将减小,故答案为:增大了B的量;减小;
(4)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是AB物质的量减小,C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但最后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说明改变的 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故答案为:使用了催化剂.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图象分析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设计、现象记录、结论解释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设计现象记录结论解释
A将少量浓硝酸逐滴加入Cu
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
产生红棕色气体硝酸被还原为NO2
B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
上加热
铝箔熔化但并不滴落熔点:Al2 O3>Al
C向某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
Na2O2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加入Na2O2粉末前,原氯化
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D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长时
间通人氯气
溶液先变红,最后变
为无色
氯气有漂白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有A、B两种互溶的化合物都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常温下A为液体,B为固体,A不与NaOH反应,B与NaOH作用生成水和可溶的C,C与盐酸作用可得NaCl和B.分离A和B的混合物,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②向分液漏斗中加入A和B的混合物;
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NaOH溶液;
④充分振荡混合液,静置、分液;
⑤将烧杯中的液体重新倒回分液漏斗中.
(1)利用这两种化合物在某种试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采用萃取的方法加以分离,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②③④(用序号填空),从分液漏斗的上(填“上”或“下”)层分离出的液体是A;A分离完后,其余的液体倒入烧杯中,再试着分离B,实验操作顺序是⑤①④(用序号填空),从分液漏斗的上(填“上”或“下”)层分离出的液体是B.
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②向分液漏斗中加入A和B的混合物;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④充分振荡混合液,静置,分液;⑤将烧杯中的液体重新倒回分液漏斗中.
(2)利用A、B两种化合物的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加以分离,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附有铁夹、铁圈、石棉网)、蒸馏烧瓶、酒精灯、接液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及必要的导管和橡皮塞.首先蒸馏出来的液体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18mol•L-1的浓H2SO4配制100mL浓度为1.8mol•L-1的H2SO4,其操作可分为以下各步:
a.用量筒量取10.0ml浓H2SO4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三次,将每次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H2SO4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移入容量瓶里
d.检查100mL容量瓶口部是否会发生滴漏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
填写下列的空白
(1)步骤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步骤g中空白处所用仪器名称为胶头滴管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填写)dacbegf
(3)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10mL
(4)①该实验中应选择下列那种规格的容量瓶:B
A.150mL       B.100mL      C.250mL
②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BCD(填序号 多选).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5)误差分析,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大
②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后又加水:偏小
③配制前,容量瓶壁上有少量水:无影响
④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偏小
(6)取用任意体积的所配1.8mol•L-1的H2SO4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填字母 多选)B、D;
A.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H+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7)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HCO3-+H+=H2O+CO2
B.向氨水中滴加AlCl3溶液Al3++3NH3•H2O=Al(OH)3↓+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足量Cl2通入溴化亚铁溶液:2Fe2++Cl2=2Fe3++2Cl-
B.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C.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针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决下列问题.
(1)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中和热为57.3kJ•mol-1)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实验数值结果小于57.3kJ•mol-1,原因可能是acd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点温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洗涤,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2
(2)今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则a>b(填“>”、“=”或“<”).
H2(g)+$\frac{1}{2}$O2(g)=H2O(g)△H1=a kJ•mol-1?
H2(g)+$\frac{1}{2}$O2(g)=H2O(l)△H2=b kJ•mol-1?
(3)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观点来计算反应热.已知:
P4(白磷,s)+5O2(g)=P4O10(s)△H=-2983.2kJ•mol-1   ①
P(红磷,s)+5/4O2(g)=1/4P4O10(s)△H=-738.5kJ•mol-1     ②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白磷,s)═4P(红磷,s)△H=-29.2kJ•mol-1.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红磷;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低(填“高”或“低”).
(4)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_{400℃}^{CuO/CuCl_{2}}$2Cl2+2H2O
已知:Ⅰ.此条件下反应A中,4mol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Ⅱ.①写出此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4HCl(g)+O2(g)?2Cl2(g)+2H2O(g)△H=-115.6kJ•mol-1
②见图2,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1.9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里,然后才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
B.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C.原子核外的电子层分为七层,每层所排的电子数相同
D.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是L层上电子数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25mol/L,c(HI)=5mol/L,
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单位:mol2•L-2)为(  )
A.25B.0.025C.30.25D.2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LMQRT
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
主要化合价]+2+3+2+6、-2-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D.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