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2:CO32-+2H+═CO2↑+H2O
B.Cl2通入石灰乳中:Cl2+2OH-═Cl-+ClO-+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玻璃:2OH-+SiO2═SiO32-+H2O

分析 A.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B.石灰乳中氢氧化钙应保留化学式;
C.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D.二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解答 解: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2:CaCO3+2H+═CO2↑+H2O+Ca2+,故A错误;
B.Cl2通入石灰乳中,离子方程式:2Ca(OH)2+2Cl2=2Ca2++2ClO-+2Cl-+2H2O,故B错误;
C.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玻璃,离子方程式:2OH-+SiO2═SiO3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注意离子反应遵循客观事实,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a极上产生的O2与电池中消耗的H2的体积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D.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

(1)若实验室选用A装置,由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应该在此装置上作何改进即可完成该实验?把装置A中双孔塞换成三孔塞,增加一支温度计并插入反应液面下.
(2)实验室可选用B装置,由氯化铵和碱石灰共热制取NH3.若实验室仅有浓氨水与生石灰,可选用C装置来制取氨气,下列叙述与后者制取NH3的原理不相关的是B.
A.浓氨水易挥发            B.Ca(OH)2随温度上升溶解度降低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D.气态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请用两张方法制取氧气,可供选用的药品有:KClO3、H2O2、NaOH、MnO2.若选择B装置,可选用的试剂为KClO3、MnO2;若选择C装置,可选用的试剂为H2O2、MnO2
(4)若把“图1”中的“A装置”与“图2”相连,可用来制取下列气体中的②(填序号).
①H2    ②Cl2     ③CO2    ④NH3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烧杯中应盛放NaOH溶液,为了获得较纯净的产物,应在A与“图2”间增加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工业上可用多种方法制取硅单质.
(1)由石英砂可制取粗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O2(s)+2C(s)═Si(s)+2CO△H=akJ/mol
该反应可分两步进行,其中一步反应为:SiO2(s)+C(s)═SiO(g)+CO(g)△H=bkJ/mol则另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SiO(s)=Si(s)+CO(g)△H=(a-b)kJ/mol(△H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SiO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隔绝空气时,SiO与过量K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硅酸钾,Si+2KOH+H2O═K2SiO3+2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iO+2NaOH=Na2SiO3+H2↑.
(2)粗硅提纯常用方法之一是先将粗硅与HCl反应制得SiHCl3,经提纯后再用H2还原:SiHCl3(g)+H2(g)?Si(s)+3HCl(s),不同温度及不同$\frac{n({H}_{2})}{n(SiHC{l}_{3})}$时,反应物X的平衡转化率关系如图所示:
①X是SiHCl3(填“H2”或“SiHCl3”)
②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1150℃)>K(950℃)(填“>”、“<”或“=”)
③下列叙述不能证明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E.
A.H2的消耗速率等于HCl生成速率的3倍;
B.恒温恒容条件下体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绝热恒容条件下体系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某温度下浓度商Qc不随时间而变化;
E.c(SiHCl3):c(H2):c(HCl)=l:l:3
(3)SiH4(硅烷)法生产高纯多晶硅是非常优异的方法.
①用粗硅做原料,熔融盐电解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所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Si+4H+-4e-=SiH4↑.
②硅基太阳能电池需要N、Si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 做钝化材料,它可由SiH4与NH3混合反应得到.已知Y 中Si的质量分数为60%,Y的化学式为:Si3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在密闭容器中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如图1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K2(填“>”、“<”或“=”).
(2)由CO合成甲醇时,CO在250℃、300℃、350℃下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曲线c所表示的温度为350℃.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1.3×104 kPa 下CO 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大压强,CO 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很多,得不偿失.
(3)以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D(填序号).
A.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则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B.一定条件下,H2的消耗速率是CO的消耗速率的2倍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CH3OH的产率
D.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80%
(4)一定温度下,向2L的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3OH(g),发生反应:CH3OH(g)?CO(g)+2H2(g),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
该温度下,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4L2•mol-2.相同温度下,若开始时加入CH3OH(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C(填序号)是原来的2倍.
A.CH3OH的平衡浓度   B.达到平衡的时间     C.平衡时气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已知1molSO2(g)生成1molSO3(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②2SO2(g)+O2(g)═2SO3(g)△H=-2E2(用含“E1”、“E2”、“E3”的代数式表示)
③已知:在一定条件下,64gSO2气体氧化为SO3气体时放出99kJ的热量,请写出SO2氧化为SO3的热化学方程式SO2(g)+$\frac{1}{2}$O2(g)=SO3(g)△H=-99kJ•mol-1
(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CO2(g)△H1<0     ①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H3<0       ③
2H2(g)+O2(g)═2H2O(g)△H4<0      ④
请回答:
途径Ⅰ放出的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用△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H1=△H2+$\frac{1}{2}$(△H3+△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2所示装置吸收氨气以防止倒吸
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D.用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H═11kJ•mol-1.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
t/min020406080120
x(HI)10.910.850.8150.7950.784
x(HI)00.600.730.7730.7800.784
由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x(HI)和v~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改变条件,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升高温度到某一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可能分别是A、E
B.若再次充入a mol HI,则达到平衡时,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
C.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相同
D.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